推荐

qrc
 
首页 > 工作研究 > 调查报告 >

完善油茶产业链下好山区扶贫棋

媒体:中国油茶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九江还林 2017/9/5 14:46:46

本报记者 王永群

发展林业,既能治穷脱贫,又能长远固本。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生态扶贫和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我国60%贫困人口聚集在山区,容易脱贫者在上两轮就脱掉了,剩下来的都是“硬骨头”。

林业是山区经济主战场,充分发挥林业经济的应有价值,将山区优势放大,啃掉贫困这块“硬骨头”,显然是此轮山区产业扶贫的应有之义,也是本轮扶贫的重点。

产业链业态的特殊性

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地方优化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布局,组织实施好《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800个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点县,建立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示范基地,木本油料种植面积从2014年底的1.2亿亩发展到2亿亩,年产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同时,重点培育跨地区经营、产供销一体化的木本食用油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和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在主产区建立料林基地和建设仓储物流设施,发展“企业 专业合作组织 基地 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

8月17日,安徽省政府发布通知,为加快安徽油茶产业发展,决定成立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任组长。安徽省省长李国英明确指出,油茶产业适合安徽山区自然条件,收益稳定持久,要坚定不移地把这一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向。

随着木本油料基地迅速增加,记者在采访时听到了一些担忧。比如,大规模工商资本下乡,会不会对农户产生挤出效应?政府支持,各地基地建设动辄上万亩,一哄而上,会不会过剩?

油茶树是山区传统经济作物,适宜生长在山区、丘陵、缓坡地带,不与地争粮,土壤为酸性、红色、深厚沙土地,这一条件将许多地区排除在外,并且,基本农田等其他地区种植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油茶只有高投入才能有高产出。据测算,要达到丰产期每亩产油30公斤,实现产值2400元以上的要求,新造一亩高产油茶林按每亩种100株,从整地到第4年挂果,需要投资5450元;改造一亩低产油茶林需1100元。而目前多数经营主体和农民因资金不足,投入远远达不到建设丰产林要求。尤其是对于刚刚走出脱贫线的农户来讲,新造油茶林、改造低产林,只能以投劳为主,施肥、打药、修剪、补植等,主要丰产措施因投入资金不足难以实施。从目前新建基地看,基本上对原低产林的改造和荒山再利用,不存在挤出效应问题。

由于目前油茶籽供应不足,来自种植园的源头控制权决定着油茶厂商的生存,这也就意味着谁的油茶籽控制能力强,谁的规模大,谁就能活得好。而企业要在地方建立种植基地,只有依靠当地农户,尽可能吸纳贫困户参与基地建设,这些是企业的共同做法。

考虑到整村土地流转可能有难度,金寨县人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金寨推行的是一种柔性的“合作种植”农业模式。对于自愿流转土地的农户,由公司负责种植油茶和其他大田作物,公司与农户签定协议,全部由农户加入管理,不愿流转的农户,人海公司则通过与农民签订合同、提供贷款、技术支持,而还款则从农民收获的农产品中提取。这样的利益捆绑让当地人成为了人海合作种植模式的坚决拥护者与优先受益者。

实际上,这种做法有两个优势,一是保证了种植园的相对集中,便于规模化种植和管理,二是在油茶林的周边,维持一定数量的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避免物种单一性可能带来的病虫害。

安徽省宿松县龙成集团万亩油茶基地,董事长吴伍兵告诉记者,除示范油茶园由公司直接管理外,基本绝大部分油茶园采用“反包给农户”管理的形式,以10亩为单位,由农户承包,按管理质量分季度分发管理费。油茶进入挂果期后,合理制定油茶果产量标准,超产部分,“三七分成”(公司3农户7),让农户共享经济效益。同时公司采用“公司 农户”的形式,发动农户利用田头地脚、路旁水边,每户农民种植油茶200棵,由公司提供优质种苗,提供技术指导,保价收购油茶果。

如何把扶贫大事办得更好

贫困的原因,共性在于缺乏发展能力。据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的调查,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入构成中,国家补助收入占到60%多,有的地方更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占比很低。要实现扶贫对象的可持续增收,就必须想办法使他们从以转移性收入为主转向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主。

山区又有其特殊性一面。方荷花是吴家店镇观音塘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告诉记者,此前她家的日子过得还算富裕,是因为夫妻俩能外出打工,每个月有近上万元收入。现在丈夫身体不好,只能守在山里,打工的积蓄也因为丈夫和婆婆生病花光,而在大山深处发展产业尤其难。因为山多地少,加上近年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

“山上连一棵草都不让动,螺蛳壳里做道场,没产量,形不成规模就没人收。”方荷花说,村里以前曾经大规模种植过桑树、板栗,修鸡圈,办养牛、养羊、养猪合作社,但因为每个产业规模都不大,没企业收购,农民只好将桑树砍了,几个合作社只坚持了一年多,陆续倒闭解散。农户家里的羊,“死一个、跑一个、没一个、拐一个”。后来,打工挣到钱的人陆续回村盖新房,村民们觉得,“还是打工靠谱。”那些不能出去打工的家庭,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正因如此,自2010年以来,撂荒已成山区普遍现象,平原地带可以凭借土地流转产生规模效益,工商资本愿意参与流转。山区每家地块小,高低不平,农机转不过来,机械化不行,加之山里寒,产量低,传统大田作物完全没优势,以大田作物为主的大规模土地流转在山区几乎不可能实现。改种价值高的特色经济作物,需要大量用工。加之投资周期长,一般资本不敢进入。没有外来力量带动,规模不够,产业发展不起来,加工环节短腿,好质卖不上好价,山区脱贫难言成功。而一家一户没有现代农机帮忙,随着种植成本增加和外出务工者增加,传统牛耕人播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对于走不出大山的家庭来说,脱贫实在找不出好的办法。

但另一方面,抛荒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区域性、小众、特色、高附加值的优势农作物发展腾出了空间,吸引了更多资本下乡。

资本盘活山区,山区“造血性”发展成为可能。除了政府强力支持外,从安徽及全国山区实际来看,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的功能和形态发生变化,新技术变革和新商业模式使得山区土特产市场范围扩大,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加上农业生产组织创新和对贫困农民的培训,山区正在走出一条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另一方面,山变青、水变绿,加上城乡互动,山区农业呈现出服务业化、旅游业化,延伸了农业链条。优质农产品价值提高,三次产业链融合,山区村民能够在家门口获得工资收入和经营收入,内生性脱贫才可能变成现实。

把扶贫这盘棋下好,需要各方理顺各自定位。金寨县人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士武告诉记者,自2008年在金寨投资,2015年开始基地才陆续产生收益,而目前企业投资已经上亿元。企业比任何一方都希望能够在地方生根发芽,他现在的最大愿望,一是希望当地政府能在用地上给予支持,就地扩大加工规模,将产业链加长,让更多农户就近就业。二是能在吴家店镇建立油茶研发中心,充分利用他在海外的研发资源,攻关油茶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工艺研发以及上游种子、茶树苗的培育。

“国家对参与扶贫的企业支持,我们希望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一整套油茶产业链国家标准,分门别类理顺产业链标准体系。二是落实金融支持贴息政策,带回国的上亿资金已经用光,贷款和利息方面,希望国家政策能够落实到位。”王士武说。

阅读 633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