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重在路径选择
媒体:中国林业新闻网 作者:内详专业号:朱峰
2016/1/29 10:50:0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其内涵丰富、寓意深远,这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也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指出,“美丽中国,绿色是根本”。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绿色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理念,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石。其本质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倡导将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在要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其最终目的是使人与自然、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活动过程的绿色化和生态化,不仅要注重增加社会财富,更要注重其质的提高。 当前,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共识。但总体上来说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人们对绿色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发展理念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实践上的误区:一是传统增长向绿色增长的转变尚未完全实现。就现阶段而言,经济增长仍然还是过度依赖于消耗大量的资源与能源。二是绿色财富增长缓慢。传统增长方式依然处于主导地位,绿色增长有限、绿色财富增长缓慢。三是绿色福利增加不明显。绿色福利主要涉及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程度等方面。 依据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坚持绿色发展重在路径选择。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坚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生态化、可持续的绿色生产方式。虽然自然的自身修复功能可以化解人类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对自然的损害,但是自然的修复能力随着高碳的不断消耗而下降,从而难以修复,形成温室效应。因此,绿色发展的重点在于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与节能环保产业。首先,推动绿色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是长期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将其付诸实施。其次,推动绿色循环经济需要充分利用政府与企业对其产品的采购能力。在政府对绿色产品设定的严格标准下,经济利益的驱使与环保节能的压力会使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为生产出质量更高的绿色产品投入更多资金,提高竞争力。此外,绿色产品在市场上的多样化,也利于加强普通民众在选择和购买绿色产品的力度。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民众,形成一条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线路,更进一步推动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是积极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推进有关绿色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利用法律的规范性和强制性确保绿色发展能够得以顺利实施。要尽快建立完善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和构建统一高效的绿色发展监管体系,通过刚性约束,柔性引导,引导国民经济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抓紧制定实施绿色发展目标体系,加快转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深入实施生态建设战略,以增绿增质增效为总要求,重点构建起政府绿色政绩考核体系,转变过去对地方政府以GDP为中心的考核,加大对改善民生、绿色指标、生态指标方面的考核,使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改善成为重要考核指标和问责依据,建立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三是培养公民绿色消费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消费观,提倡人们要适度合理地消费。因此,坚持绿色发展要注意培养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要在全社会普及绿色理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树立非绿色消费就是增加自身健康成本、绿色消费就是提高健康效益的消费理念。首先,要积极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对生态环保、绿色消费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使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深入人心。其次,要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呼吁公民关注绿色消费,认识到绿色消费的重要性,从而使社会大众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优先挑选绿色产品。此外,要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活动中来,逐步转变消费观念,最终构建一个环保、健康、绿色的消费环境。 四是加强企业绿色生产意识。绿色生产是指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不会污染自然生态环境,不会对人和社会造成危害,其生产的产品不会威胁人类健康,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随着全社会日渐提升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企业想在未来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具备生态环保意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因此,亟待向企业大力普及绿色生产知识,加强企业绿色生产意识。只有当企业具备了绿色生产意识,才会将绿色生产理念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并主动积极地进行绿色生产。同时,企业也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一流的设施装备来提升改造传统行业,改变传统行业高污染,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使废弃物达到排放标准,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当然,现阶段进行绿色生产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具有一定风险性。因此,还需制定有关激励绿色生产的保障机制,帮助企业分担风险,减轻其后顾之忧,调动企业进行绿色生产的积极性。 (作者: 李军) (编辑: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