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qrc
 

以科技驱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西北地区特色林业产业国家创新联盟

媒体:中国林业新闻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生态思想 2021/5/18 11:56:09

林业产业作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经济,且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就业容量大,在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推动绿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在挂靠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的“西北地区特色林业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来自各地林业产业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代表会聚陕西西安,围绕西北地区林业产业资源数据底数不清、基地建设标准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科技创新角度展开深入交流,探寻林草事业新的驱动力,共同谋划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林业产业发展大计。

新疆林果资源大数据平台助力林果业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科学院教授级高工 高健

新疆是世界六大果品生产带之一,林果种植面积1856万亩,占全国13%。林果业在新疆占有重要地位,占农民收入的25%,南疆部分县市占比达45%以上。

林果业发展在新疆既是民生工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但存在着本底资源不清、管理部门缺少宏观指导林果业决策依据、农民和企业缺少有效便捷的技术服务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编制了新疆特色林果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并实施了新疆特色林果大数据建设及应用项目,旨在建立特色林果大数据建库规范、采集体系、资源中心及应用平台,以信息化引领林果产业发展。该项目可及时采集林果资源数据、更新林果资源数据、分析有害生物等。亮点体现在首次构建采集更新体系,开展调查技术方法研究,结合树种物候特性的多光谱研究,进行多领域、多源数据融合分析4个方面。

项目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与生态效益。首先,为果农、企业、政府搭建了信息互通的桥梁。解决了偏远贫困地区果农产品销售难、企业采购难、政府技术指导难的问题;对林果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集成、分类、简约化,并通过网络对农民提供简单实用的应用技术,提高了技术服务覆盖面,降低了培训成本。其次,为林果种植结构及加工企业布局提供精准依据。分析果品质量、成熟期、分布和产量;为产品赋予精准的地理信息,实现林果的溢价增值;为加工、物流企业投资布局提供精准依据。再次,有利于推进林果提质增效,实现生态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社会稳定。此外,项目建设了生态经济林知识库,包括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通过在线服务为果农提供远程技术服务。

项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林果大数据建设实践经验,可进一步在全疆乃至全国推广应用,促进林果业精准化管理;向社会开放共享,面向市场挖掘更大的应用价值,开展物联网、灾害预警、保险、期货、溯源、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果农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为林果地块赋予精准的身份识别,实现果品优中选优,打造特色地域品牌,提供果品采收信息,解决偏远贫困地区果品销售难的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今后的林果种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为参与大面积国土绿化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栽植技术。

青海枸杞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副研究员 樊光辉

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经研究发现,枸杞对人体健康含有17种神奇的功效,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适应调节能力、治疗肥胖症、治疗慢性肝炎等。青海枸杞产区地处世界四大净土之一的青藏高原,具有超净自然生态优势,具备发展原生态、有机枸杞的天然优势。青海枸杞面积趋于稳定,产量将大幅增长,枸杞干果等传统市场需求增速缓慢,枸杞鲜果、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等新兴市场逐步发力,短期内市场需求增长难以消化急速膨胀的枸杞供给。这进一步加速了枸杞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自2010年以来,青海省共取得枸杞相关科技成果110余项,通过柴达木枸杞良种选育与育种平台建设、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建设、栽培技术推广示范、枸杞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系列产品开发等相关课题的研究,重点解决了多项青海枸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核心技术。

在良种繁育技术体系上,研究形成了高原环境条件下提高枸杞硬枝扦插育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扦插平均成活率达73%以上;枸杞嫩枝插穗育苗通过生长激素处理,扦插育苗基质选择,温度、湿度和光照调控,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组织培养育苗技术,有效解决了新资源的扩繁工作。

在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上,创建高寒区篱架栽培技术,申请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高效栽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重点解决了枸杞植株倒伏和结果枝梢匍匐于地表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产量和提升质量的目标。产量提高9.43%,糜烂率降低90%。病虫害防治劳动效率提高16.18%,节约喷施药剂14.27%,整修修剪效率提高37.75%,采摘效率提高10.25%。培养的“一面墙式”栽培模式,为大型机械采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目前推广面积已达到7000余亩,得到了生产企业的好评。

在枸杞病虫草害防控技术体系上,明确了青海高原枸杞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制定了防控方法,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有机枸杞栽培基地。在水分的高效利用技术上,明确了保持水分高效利用的土壤水分含量区间,为节水灌溉提供了基础阈值,显著提高了节水效率。在节水灌溉与水肥耦合技术研究上,在枸杞水溶性滴灌肥开发与高效节水方面,围绕滴管及微润管技术、水溶性滴灌肥配方研制、水肥耦合技术及装备研发等方面开展研究示范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枸杞现蕾期、花果期、幼龄期等不同生育阶段研制提出了10余种符合青海省实际的枸杞水溶性滴灌肥配方。

甘肃经济林需构建现代林业产业格局

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 李建红

2019年底,甘肃经济林面积、产量、产值分别为2244万亩、966万吨、498亿元。现已形成天水花牛苹果、静宁苹果、敦煌葡萄、秦安蜜桃、秦州大樱桃、武都花椒、成县核桃、陇南油橄榄、靖远枸杞等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潘苹果”已成为花牛苹果电商销售的代名词,网上销售量远超过场地批发市场。

苹果是甘肃最具竞争力的水果经济林树种,形成了陇东黄土高原红富士苹果产业带、陇东南浅山区元帅系苹果产业带、中部黄河流域特色苹果产业带。核桃在甘肃已有2300多年历史,是分布最广的经济林树种,主要分布在陇南南秦岭山地栽培区、陇东南北秦岭山地栽培区、陇东南部黄土丘陵栽培区、陇中西南部特色立地条件栽培区。花椒是甘肃最具竞争力的调料经济林树种,形成了陇南大红袍花椒、陇中南部秦椒系花椒、陇中西南部大红袍3个栽培区。甘肃是枣的重要原产地之一,优势栽培区域有陇东黄土高原优质枣基地、陇中北部优质枣基地、河西中西部优质枣基地。甘肃枸杞发展势头迅猛,优势区域有陇中北部沿黄灌区枸杞基地、河西西部沙区枸杞基地。甘肃甜樱桃引种栽培始于1989年,已成为经济效益较高的优势特色经济林树种,主要栽培区域为陇东南部天水市秦州、麦积区。葡萄、梨、桃、杏在甘肃也均有优势产区。

近年来,甘肃属于全国苹果、花椒产地收购价格较高的省份,创建了一批高效果园、椒园。陇东苹果生产大县静宁县,农民人均苹果收入6100元,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5%以上。武都区农民人均花椒收入612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80%以上。

经济林产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均存在着问题,品种结构、低产低效、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滞销等因素对农民特别是优势产区农民增收产生影响较大,易导致果农出现增产不增收或减产降收,甚至绝产绝收现象,也可能会出现脱贫群众返贫的问题。建议下一步工作要通过项目化、园区化、设施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向最佳适宜区集中,建设产业大县、产业强镇,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业”“一县多园”“连乡成片”“跨线成带”“集群成链”的现代产业格局。要重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服务体系建设、现代林果栽培技术体系构建。

我国茶产业发展态势趋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余有本

茶作为国饮,是最具中国元素的世界名片,是中国文明的象征。茶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有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茶是文化和艺术的载体,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也是古代政治手段的媒介,清雍正时称:“睦邻不以金樽,控驭不以师旅,以市微物,寄疆场之大权,其惟茶乎?我之所有,彼之所无,我从而重之,彼亦习之。”

如今,茶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我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产值达6000余亿元。全国20个省份产茶,涉茶人口8000余万人。

近20年,茶园面积与茶叶产量逐年递增,茶产业规模惯性扩张,增幅渐缓。2019年,茶类结构呈现出明显变化,绿茶、乌龙茶比例持续下降,红茶、黑茶、白茶上升。近年来,茶产业出口和内销状况良好,但茶叶生产中面临刚性成本不断上升,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化不高,茶叶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等问题。

茶产业发展呈现出茶园管理机械化、茶叶加工智能化、病虫草治理无害化、质量管控信息化、产品特色化、销售网络化、资源利用多元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六茶(吃茶、饮茶、事茶、玩茶、用茶、喝茶)共舞的趋势。茶产业也正由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健康产业发展。

猕猴桃产业化亟须技术支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 刘占德

猕猴桃,木质藤本,浆果,落叶果树。猕猴桃隶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世界有54种21变种约75个分类单元,中国有52个种。猕猴桃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多种矿物质营养。

猕猴桃作为一种新型水果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全球总产量约500万吨。近10年,全球猕猴桃栽培面积和产量的增长速率分别为71.25%、55.58%,超过柑橘、苹果等27类常用水果,已经跻身于世界主流消费水果之列。中国猕猴桃的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主要分布于横断山脉以东,秦岭以南,形成七大优势产区,涉及21个省(区、市),陕西、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和河南省位居前六,在我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陕西25万户山区农民,依靠猕猴桃户均年收入3.9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4.6。近10年,我国猕猴桃价格稳中有升,二三产业综合产值和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态势。2019年底,中国猕猴桃种植面积436万亩,总产量达300万吨。2018年与2019年,猕猴桃亩均产量2.25吨,平均价格为每千克4.69元,亩均销售收入为1.055万元。猕猴桃作为陕西特色优势产业,占全国的40%左右。

生产技术上,猕猴桃产业存在着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不高、果园化肥投入过量、有机质含量不足、猕猴桃优质果品率不高的问题。要在重大关键技术需求与创新上实现进一步发展,注重野生种质资源评价、发掘、利用和保护;在猕猴桃种质创新与新品种保护方面,重视野生选优、实生选种、杂交育种、分子辅助育种、化学诱变和基因编辑技术育种等。当前,主栽品种有徐香、翠香、红阳等26个,但缺乏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新优品种;要注重栽培模式,高光效轻简化栽培模式,具有架面整齐、枝蔓有序、层次分明、通风透光、芽体饱满、叶花果质量提高、修剪简单易操作、树体管理轻简又高效的优点,但成本有所增加,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双行梯形棚架”栽培模式,宽行,宜机械化,通风透光,结果早,挂果面积大,枝蔓花果管理简化;重视花果简化与品质提升技术、果园轻简化绿色管理技术、果园现代化与技术装备、供应链质量控制与保鲜等方面技术。

核桃有待从大面积过渡到大产业

陕西大统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乔如柏

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坚果之一,分布和栽培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达万吨以上的国家有17个,中国、美国、法国、印度、智利、土耳其为世界核桃六大主产国,伊朗、墨西哥、乌克兰、罗马尼亚也有大量种植。全球核桃产量约730万吨,年产量20万吨以上的国家只有中国和美国。

我国已经形成了四大栽培区域:西南区(云南、四川、贵州、重庆、西藏、广西)、大西北区(新疆、陕西、甘肃、山西、青海、宁夏)、东部沿海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中部区(河南、湖北、湖南)。核桃因其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时具有适应性强、分布广的特点,已成为我国农林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中国核桃产量较2017年有所下降,2018年中国核桃产量为326.9万吨,同比下降15%;2019年中国核桃产量约为362.7万吨,较2018年上升35.8万吨,同比增长10.95%。近年来,中国核桃出口数量不断增加,进口数量不断下降。2019年中国核桃出口数量为74192.6吨,较2018年增长55147.1吨,进口数量为4407.1吨,较2018年下降461.3吨。2019年中国核桃进口金额为1218.3万美元,较2018年下降212.9万美元,出口金额达到22144.7万美元,较2018年增长15716.8万美元。

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核桃仁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其营养、保健、医疗及核桃树的生态功能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核桃及其加工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2017年我国核桃消费量384.34万吨,随着2018年中国核桃产量的下降,2018年中国核桃表观消费量有所下降,2018年核桃表观消费量为325.45万吨,2019年中国表观消费量有所上升,达到355.68万吨。2018年中国核桃人均消费量为2.33千克,2019年较2018年人均消费量增加0.21千克。

中国核桃产业已具有一定的栽培规模,但仍然存在众多问题,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提质增效是能否从大面积过渡到大产业的关键,加大后期抚育管理、加大科技支撑、引进扶持及培育有实力的精深加工企业是龙头抓手。品牌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带动产品升级,在核桃产品基础上开发多样性的核桃深加工产品也很重要。

核桃产业发展面临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市场价格趋于稳定,消费方式更新升级、品质竞争,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的机遇。发展呈现出大力推进核桃基地提质增效工作,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注重科技支撑,提高产业、产品科技含量的趋势。

(作者: 高健 樊光辉 李建红 余有本 刘占德 乔如柏)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阅读 202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