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生态保护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解题
媒体:中国林业网 作者:内详专业号:朱峰
2016/3/23 10:59:37
生态保护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解题 中国绿色时报3月16日报道(记者 王钰 田新程 张一诺) 2014年初,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生态被确定为三个实现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两年来,三地紧密合作、携手共促,《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正式发布,划定京津冀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消耗上限,生态环境之困渐成缓和之势。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从生态保护领域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深入解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出发点是由于北京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已达到了举世瞩目的地步。但反观北京的生态环境,却与当前的国际地位差距甚远,解决生态问题十分急迫。而在北京周边,存在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北京偏低的地区,因此就需要协同发展。 “简单来说,就是北京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周边地区与北京连成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共同为生态改善作出贡献。”尹伟伦认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要首先加快提升生态功能,让生态环境能够更好地支撑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谐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杨忠岐对此表示赞同。他建议,要做好绿化工作,减少污染,加强地方政府投入,制定京津冀绿化统一标准,重点支持京津冀风沙源治理、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是京津冀整体定位中的重要内容。《规划纲要》明确,到2017年,三地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到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到203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如何实施生态修复,进一步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三地已有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说,“十三五”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五大新发展理念,北京市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以环境为刚性约束,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打好大气、垃圾、污水治理攻坚战,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据了解,北京市将“十三五”规划编制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相融合,统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王安顺说,北京将做好跨行政区、跨领域规划对接,推动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规划、标准、监测和执法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长黄兴国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天津将在继续实施交通、产业、生态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的基础上,统筹各方力量在绿色环境同造等六方面探索推进,实施“两环三沿”大规模植树造林,严守生态红线,加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治理。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说,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今年,河北将启动实施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建设,积极推进与京津燕山、太行山片区及张家口、承德生态支撑区重点生态工程共建共享,打造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集中连片、相互贯通的大型城市森林带。 在制度建设层面,全国政协常委、民盟北京市主委葛剑平认为,当前亟须建立京津冀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按照成本、收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考虑社会可承受能力,建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将资源所有者权益和生态环境损害等纳入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副市长曹小红对此持相同意见。她同时建议,将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空间保护等约束性条件融入城市发展规划,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不同类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开展评估。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政协副主席祁万利建议,生态恢复、保护和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应按照自然生态区域进行划分,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划。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林业厅副厅长沈瑾建议,京津冀要确定统一的生态红线划定思路,在统一的平台上开展划定工作,成立京津冀三地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协调组,实现生态资源一张图和部门之间的横向衔接。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东望山乡常峪口联合党总支书记郭建仁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从资金、实物、政策等方面给予补偿,并设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实现京津对上游地区的生态补偿政策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