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正威胁到全球粮食供应。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中国本土植物丰富的多样性,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伯明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与他们在中国的合作者日前鉴定出,中国有871种野生本土植物有可能用来改良和保持全球广泛种植的28种重要作物,包括水稻、小麦、大豆、高粱、香蕉、苹果、柑橘类水果、葡萄、小米等。这些野生种被称为“作物野生近缘植物(CWR)”,其中有42%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作物野生近缘植物是与作物亲缘关系密切的野生物种。野生种广泛分布于未经人工驯化的自然生境中,基因更为多变。通过对野生近缘种优良的种质基因加以利用,将其适应性特征转移到作物中,有助于提高作物对极端环境和多种病虫害的抗性,保障粮食生产。不仅如此,野生近缘种还可以用来改良作物的营养成分和口感。面对气候变化给全球粮食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植物育种家已经日渐将目光转向作物野生近缘植物。
中国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被成功用于作物改良的例子并不罕见。例如,一种水稻野生近缘种Oryza rufipogon,被用来增强水稻作物抗旱性和抗铝性;野生大豆Glycine soja,被用于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还有一种葡萄野生近缘种Glycine soja,被用于提高葡萄的抗寒性。
令人担忧的是,在这871种本土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中,至少有17%在国内面临灭绝的危险,需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其中16种因仅存在于中国境内,而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灭绝危险。
中国植物资源至少包含2万种本土高等植物,具有作物改良价值的占相当一部分比例。然而迄今为止,这些种质资源尚未得到全面的鉴定评价,农业地方品种、野生种、近缘种的资源现状也尚未摸清。
此次在中国境内进行的调查,在全球尚属首次。这项研究为在粮食和农业领域开展全球植物基因资源库调查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对中国本土的作物野生近缘种建立全面的数据库,鉴定优势物种之后,下一步是系统地保持这些物种的生境多样性,并通过基因银行确保野生种的优势特征能为植物育种家所用。
伯明翰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研究员Shelagh Kell指出,就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而言,中国的植物物种比欧洲更多。中国有能力为作物改良提供植物基因资源,这一点对全球都至关重要。在鉴定中国的优势野生近缘植物及其常见的分布地带之后,相关利益人群需要采取对策来确保这些物种的未来。
“迫切需要关注中国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确保充分保护这些物种。这样我们才能在这种多样性永久消失之前,将其用于作物改良计划。”Shelagh Kell说。
据了解,2007年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农业部实施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正式启动后,通过引入激励机制和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的管理模式,采用与农业生产结合的主流化保护方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我国有8个省区开展了野生稻、野生大豆、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的保护示范工作,并在15个省区得到进一步推广,野生近缘植物保护品种也由3种拓展到了39种。(熊姣编译)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