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qrc
 

生态东至我的家

媒体:中国林业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朱峰 2015/3/29 17:02:29
安徽省东至县是皖南山区县,坐落在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区池州市。境内不仅森森覆盖率高,还有中国湿地保护区——升金湖。 作品所描绘的对象就是生态环境绝佳的东至县花园乡的桃墅坑、源口的跑马冈,以及东至洋湖镇的东风村。 1.桃墅坑 一弯又一弯,弯弯还是山。车子在山间公路数不尽的弯中,像长蛇一样蠕动。 夹岸高山寒树,路边溪水泠泠。清风缭面,花香扑鼻。小鸟相鸣,嘤嘤成韵。我与友人一行正前往桃墅坑。 桃墅坑位于东至县花园乡马坑老屋村,与江西浮梁接壤,与邻县祁门搭界。可谓三县交会地,一处独风景。将车子停在村口,环顾四周,山势掩村仅存一方,林木参天在昼犹昏。在这天然的氧吧中,人心忽的就静了下来。 我所居住的小城本是陷在山中,可城里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似乎让周边的山染了一些不该属于自己的尘色。即使晚上到城郊独寻一份清静,也让耸立在金字排山上电视塔的霓虹灯刺得目眩。 小城真的少了昔日的宁静。 远离城市喧嚣,将身子扎进山的深处,那怕求得一时的净心,是我的一个念想。而让我念想不能自拔的是那“桃墅坑”的名字。那里应是深山幽谷,满陂桃树,星星点点散落着二三人家。他们与青山相伴,与泉水相亲,与桃林相依,与鸟兽相邻……这是怎样的一种悠然闲适的桃源生活。 于是去桃墅坑,成了一种夙愿。 通往桃墅坑的是一条废弃的青石路,同行的说这是通往浮梁的古徽道。石板是一块挨着一块的,有些光滑,上面泛着潮气,如雨泼过的一样,湿漉漉的。路依山脚逶迤着,像大山的一道脚箍,箍住了山上的丛林土石,好像没有这条路,山上的树要倾,石欲崩。路的右边是一条小溪,溪水缥碧,清澈见底,时而潺潺,时而奔泻。水石相搏,轰然流音。缓如轻捻六弦,急如珠落玉盘,轻若燕掠天空,势如数万军声。我索性坐下来细听,感觉泉声在心头先是一滴一滴地落,漾起了涟漪,洇润了心际,后来整个心竟浸淹其中。 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造词艺术,“陶醉”,对。除了陶醉,还有什么词能准确地描述我此时的心里状态呢? 路也被溪水淹没了,别人柱着棍,垫着脚,颤微微地走过时,我竟毫不在意的涉水而过。为了一个念想,古人“涉江采芙蓉”,欲送“所思在远道”。而我是涉水进山林,所寻桃墅坑。一个夙愿,就有一股力量。 从青石路拐进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这才进入到森林的王国。只见树木参天,阴翳蔽日,鸟鸣山幽静,雉飞枝动摇。偶有阳光从浓密的树冠缝里挤进来,如一把锥子,扎在林中蒸腾的雾气中,却不能透到地面。地面的叶子很厚,踏在上面如海绵一般。新凋的落叶掩着旧时的落叶,旧时的落叶掩着先前的落叶,就这样前仆后继地成为腐质层,滋养着大山。大山又滋养着大树。生死循环,为它为己,谁也说不清。 就像山中倒下去的树,被蝼蚁和昆虫掏空了身子,你能说得清谁成就了谁? 还是拨拉着灌木丛往前走,眼前土地平旷,一片绿竹。我心中窃喜。“竹外桃花三两枝”,竹子出现,桃树应不远了。哪知是空喜一场。环视竹林,竟没发现我要找的桃树和人家。向导说:“石臼在那摆着,这里曾经住有几户人家的……” 是啊,一切曾经都曾是未来,一切未来也将成为曾经。“曾经”这个词,不知埋葬了多少美好和辛酸。可人们往往放大曾经的美好,淡忘了曾经的辛酸,以至难以观照现实,前瞻未来。就像人们忘却了桃墅坑曾有过的消亡苦痛。 我有些落寞,为这美丽的名字。向导劝我:“若那个桃墅坑还在,能有这样幽静的生态环境吗?”向导的话让我有些开悟。人类的开发环境的动力已远远超过了保护它的能力。 这样一想,心头豁然,不禁想像断壁飞瀑,茂林修竹下的桃墅坑人,或在桃树下吟诗作赋,或在山泉边品茶观景,或在屋后面栽桑种麻……就是想像不出桃墅坑人往何处去了。只留下那长满青苔静卧在树边的舂米的臼,守望着岁月的草木枯荣,见证着桃墅坑人相依为命的历史。当然还有石片垒起的残壁断垣,湮没在萧萧竹影中,成了桃墅坑沧桑巨变的最后遗迹…… 物已残破,人已非昨,桃树已被粗壮的河柳所取代。或许这儿从没有过桃树。桃树只不过是桃墅坑人的一个愿望。如在闹市中的我跋山涉水,也是为了一个愿望。 山林寂静,雾气氤氲。归程梦酣,我没有找到桃墅坑?我真的找到了桃墅坑?!大树静默,大山无声。 2.千年银杏千岁藤 银杏藤,在植物谱系中是找不到踪迹的。 我第一眼看到它时,我无法叫它的名儿,我只能叫它银杏藤。因为我看见的是难以分割的千年银杏千岁藤。 恕我孤陋寡闻,我没见过这样老的银杏,更没见过这样老的藤。那天随文友一道到了东至洋湖镇的东风村,才看到那株银杏老得枯了高枝,那根藤老得塌了身躯。还好在一簇银杏树里,有了一些新生代,于是银杏树,冠如盖,叶如云。 银杏,是植物界的活化石。他就像一个逃亡的长者,率领家族一班人从远古蛮荒走来,直走得瘦骨嶙峋,走得地老天荒,走得只剩下自己一脉,在世间踽踽独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险恶环境才知生命力量。银杏树以其超常耐力走过了生命极限,而遗世独立,傲伫人间。 据同行的文友介绍,银杏树从栽种到结果,是“公种而孙得食”,故也叫着“公孙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像东风村这棵三四人合围粗的银杏树估计已有千年。 天地之间,孑然无亲,千年银杏树该有着多么大的寂寞。 可洋湖的银杏树不然。一根藤不知有何渊缘,与其相伴相生,让银杏树生命里有着摆脱不了的情愫。其实从银杏树上的藤体看,早已辨不清藤的样子了,也许是它的执著,使它的身子失去了圆浑;也许是它的依恋,使它的身子融入树体。只有缘着如硕大壁虎般的网状脉络向上搜寻,方知藤与银杏爱得是那么深沉。我难以说清,我面前的植物,是银杏还是藤。 我只能说它是一棵“银杏藤”。 我真不想将异类间的相依为命大肆渲染,但我又无法抑制内心的惶恐与激动。 我遐想着银杏与藤的前世今生。当命运之风将它们吹落到同一个阡陌地头,它们伊始各自守着自己的淡定而单调的日子,两小无猜,四目清澈如水。可随着一天天长大,一年年风雨,他们决定携手相扶到老。于是藤以其绵柔之躯紧紧缠住了银杏,如黏人的娇妻,随银杏慢慢长大,与岁月慢慢变老。 我不知银杏是否有某种不适,是否在希冀中也想摆脱,在甜蜜里也有无奈。但藤总是不离不弃的绕着银杏生长,从树根到树梢,以致将生命交与了时光,将躯体贴进了银杏的胸膛。 时光老了,银杏老了,藤也老了。 银杏的身子被日子淘洗着,如垂垂老者,身虚体乏,可藤紧紧拥着银杏树的半个残躯,让他继续承受着叶与果的生命之重。在生命的进程中,有你靠的肩,有我扶的膀,这是怎样的一种幸福与苍凉?此时我眼帘里映着一对老人,男的中风跛行,女的尽力相搀,一起蹒跚着走向夕阳…… 银杏藤真的老了? 友人叶兰说:没老。你看一柄柄银杏叶,嫩得像雏鹅的蹼,娇得如蜕变的蝶。是啊,老是相对的。植物中的银杏与藤,都有着长寿基因,时光荏苒,粗糙了面庞;雨雪风霜,历尽了沧桑,它如一位站在村口的长者,凝望着一茬茬东风人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诉说着一代代东风人爱恨情仇、离合悲欢;见证着一辈辈东风人开拓创业、生息绵长…… 如今古银杏树的根旁又生出新枝,让人敬畏银杏树有着更新自我的生命力。 可我又担心起来,不知还有没有一根藤仍执著地缠着它成长? 3.跑马冈,云留恋的地方 源口之于尧渡河,就如唐古拉山之于长江。 沿尧渡河溯流而上,行到尽头,就到了花园乡源口。这是一个三县交界的地方,一座山三分天下,源口村就坐拥一分。跑马冈就是源口村后的那座大山。村人说,山顶上,其地平旷,绵延数里,可打马奔驰。 在这云雾缭绕的大山上,还有一个跑马冈?造物主真是太神奇了。我决心爬上山顶,一睹跑马冈的风采。 雨过天晴,散落在山脚的白垩粉墙房子显得格外清新,新建的楼房红顶在苍翠中极具生机,当然最有生命活力的当数村前山涧里的水了。轰鸣而下,哪怕摔得珠零玉碎,它也一无反顾地流向尧渡河,流向长江。哦,这真是“源口”,这村名取得如此熨贴与决绝。它告诉人们:这里是源口,就是尧渡河的发源地。说实话,人都有探源寻幽的心理,能寻到一条河的源头,就大致摸准了这条河的生命脉搏。何况还有一个“跑马冈”,诗意且富有动感的地方。当友人邀约之时,我就心已向往。 一张望都是风景,一回头就是画卷。抬眼望去,跑马冈,与云天相接,似著绿妆之少女,披着白纱。陡然记起《致青春》中的一句台词:女人一旦披上婚妙,就有了格外的妩媚。这妩媚来自于朦胧与飘忽,来自由内而外的幸福。而眼前的跑马冈就是这种景象。跑马冈是幸福的,她孕育着万物,满足着山人愿望,还有一群爱山爱水的人来寻访。那聚集在村口边的板栗树,是跑马冈的稀罕物,从树干可知树龄有百余年,每到栗花盛开季节,树冠上绿白相杂,似满天星斗;山涧里栗花飘香,如沐在香河。同行的朋友一亮指着山坡上的一片茶园说:“一方水土育一方物。这片茶园也得益于板栗树。”问其详,他说,山中的溪口也是风口,微风吹来,股股栗香顺坡而上,而后随雾四处弥散。不信你品这里的茶,呷一口,茶香满口,再啜一口,似有花香。 我信,跑马冈能将源口人紧紧地搂在这个逼仄的山涧里,倘若没有好的“乳汁”,人们早就挪了地方。一亮说这片茶园可有一段“茶缘”,当年跑马冈的小云奶奶长得美如茶花,城里的一茶商公子,硬是抛却万贯家财,倒插门来当女婿,夫妻俩开辟了这块茶园。至今还有人传唱那个歌谣:“源口有个跑马冈,冈上有个小茶娘,茶娘一笑冈摇晃,晃倒城里小情郎。”于是这段爱情故事,幸福了跑马冈,也幸福着跑马冈的人。 我们在这半山腰的茶园里,回味着这段不太古老的传说,虽物是人非,但这个故事还是温暖着我们,让我们问鼎峰巅的意志更加坚定。一行人跌跌撞撞,行进在云雾之中。山中的云,流动的雾,一会儿从身边头顶滑过,一会儿又溜到脚下,远观浓浓一团,近观朦朦一片。身上已湿漉漉的,路又陡又滑,人们相互牵拉着,即便是女伴,此时也无半点矜持。在最困难的时候,谁还能心有旁骛?这让人想起,一个民族或一个人,在灾难面前,反而能凝聚更大的力量。“多难兴邦”,民族愈挫愈强;“穷且益坚”,人生才有辉煌…… 终于像落荒者似的到了山顶,你不得不重整行色,来欣赏这跑马冈的风光。 立起疲惫的身子,做个360度的旋转,将一切尽收眼底。讶异,太让人讶异。1070米高度,竟出现了绵延七千米长的平冈,这确实让人难以想像。任马由缰,纵骋山冈,俯瞰群峦,放眼河山,这是何等的快慰。谁说心不能飞翔,站在跑马冈,我放开心的绳缰,又插上一幅翅膀。我穿过几千载,看到戴着青箬笠,披着绿蓑衣的唐尧千辛万苦来到历山,寻访虞舜,渡过一条河,越过一座冈,于是这条河就叫“尧渡河”,这座冈就叫“跑马冈。”我不觉嚅哜道:“源口好风光,疑是仙人场。三县雄鸡啼,云开跑马冈。”…… 思绪正漫游,苏华的叫声让它落了地。只见她著一件红衫,站在薄雾轻绕的冈沿上,像仙子一样指点着山下的村庄,与人说着这是“祁门”,那是“浮梁”,还有“东至”美丽的家乡。
阅读 295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