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qrc
 

江西省林业厅关于实施樟树工程技术创新加快推进 樟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媒体:原创  作者:江西林业科技网
专业号:江西林业科技网 2012/9/1 16:06:38

赣林厅发[2009]17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9]19号),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林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及在促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强化科技服务和满足林农科技需求上的关键作用,加快林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极,增强林业发展后劲,省林业厅决定实施樟树工程技术创新,加快推进樟树产业发展。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樟树工程技术创新、加快樟树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我省具有丰富的樟树资源和深厚的樟树生态文化。樟树是樟科植物的统称,樟科共有2000-2500种。我国樟科植物约有20个属、400余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我省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樟树的生长与发育,樟树是我省最古老的乡土树种之一。在我省现存的古树中,以樟树分布最为广泛,充分说明我省是樟树的故乡和分布中心。我省也是樟树资源总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全省遍布樟树天然林。“有村就有樟”是我省很多县尤其是农村的真实写照,古樟已成为各地乡村绿化中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我省樟树种质资源也十分丰富,华南樟、樟树、黄樟、油樟、沉水樟、天竺桂、毛桂、细叶香桂、肉桂、阴香、鸭公树、楠木等珍贵樟树种质都有大量分布。同时,樟树生态文化传承久远,积淀深厚。许多历史文人都与樟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广大人民群众对樟树有着深厚的感情。1986年省六届人大第21次会议正式确定樟树为江西省省树,全省人民对樟树的钟爱及保护的自觉性更为强烈。丰富的樟树资源与文化传承为樟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樟树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一是天然香精香料。如:桂叶与桂皮是我国最传统的食用调味香料;刨花楠是我国最传统的宗教香料用材;芳樟及山胡椒等许多樟科植物精油中都富含芳樟醇,而芳樟醇是最著名的香料。目前,全球香料产业的增长速度仅次于医药化工产业。二是天然医药原料。桂子、桂支、肉桂、乌药都是我国传统用于解表、温里和理气的珍贵药材。樟树根、皮、叶、果、干、枝均可提取樟脑、樟油及其衍生物,可用于医药工业制造维生素、合成渔腥草素等。龙脑樟还可制成天然冰片。三是生物化工原料。樟油具有高度的抗氧化性、适度的溶解性、很好的表面活性和高效发泡性与去污性,可制作表面活性剂及香皂、洗衣皂等去污洗涤剂。樟脑可作杀虫防蛀剂,江西樟脑厂生产的天然樟脑曾经闻名遐迩。樟树中的桉叶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可用矿石浮选剂。四是优质上等用材。樟木、楠木等木材结构致密,硬度中等,切削容易,漆粘性好,握钉性强,抗剪性高,防虫耐腐,历来都是造船、制作高档家具、器皿与艺术雕刻等的上等用材。五是景观园林树种。樟树冠形宽大,枝叶浓密,叶色丰富,树形优美,能吸收有害气体硫、氟等,并能防风、滞尘、隔音、杀菌、驱虫等,是我国南方传统优良景观绿化树种。六是优质食用与工业油料。据专家研究,樟树籽含油量高达65%,毒理学分析证明无毒副作用,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木本食用油料,并可转化为轻质柴油,是良好的生物质能源树种。可见,樟树是名符其实的珍贵经济树种、优良材用树种和生态景观树种,具有产品种类多、产业链长的特点,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与空间。

(三)樟树产业创新发展的氛围基本形成。金溪县天然芳樟醇和樟脑粉产量分别位居全国首位和全球第一,初步形成了以樟、松等资源为基础,集种植、生产、加工和贸易于一体的香料生产体系。2008年,金溪县被授予“江西省香料产业基地”称号,目前正在申报全国香料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中国香都”。为此,金溪县政府已经制定香料产业发展十年规划。这些年来,我省林业科研单位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在樟树化学分类、良种选育、无性扩繁、矮林作业、丰产经营、有效成份提取纯化及产品综合开发等方面都取得重要突破。如:吉安市林科所天然冰片厂研制生产的天然冰片右旋龙脑含量高达98%以上,已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和原产地注册证书,成为《国家药典(2005)》标准,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并建立了国家级龙脑樟标准化示范区,为樟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明确实施樟树工程技术创新、推进樟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四)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培育为基础,以工程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产品开发和综合加工为着力点,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产业规划、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力争在2-3年内实现樟树产业的迅速扩张和跨越发展。

(五)目标任务。围绕资源培育、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四个方面,大力实施“11255工程”,即从2009年起到2012年,创建1个樟树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建成1套完整的樟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0万亩樟树矮林作业、丰产培育基地,形成5大系列樟树产品,实现樟树产业年总产值50亿元。

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科研机构,集中科技力量,培育创新团队,创建1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樟树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库,为种质创新提供源泉。加强产学研结合,突出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研发出一批优秀新产品,创造技术专利,并迅速实现产业化,占领产业科技制高点,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形成良种繁育体系。突破樟树化学分类瓶颈,以种子园、采穗圃、组织培养、扦插为技术手段,攻克生根技术难关,建立定点采穗圃和苗圃,建立现代化繁育系统,实现快速扩繁,努力形成年产目标种质壮苗1000万株的供苗能力。

培育产业基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龙脑樟、芳樟、油樟、肉桂、阴香、山苍子、沉水樟、闽楠、黑壳楠、白兰、满山香、刨花楠等为重点,以吉安市、樟树市、金溪县等市、县(区)为基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力争到2012年完成20万亩可持续采收利用的矮林作业与材用、景观资源丰产基地建设。

优化产品系列。初步形成药材与医药原料、香精香料、化工原料、速生用材和景观园林5大系列产品,产品种类100种以上。其中:力争香精香料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90%以上;药材与医药原料、化工原料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速生材用樟树资源利用起步;景观园林樟树资源利用的市场份额实现一定规模。

提高综合效益。到2012年,全省樟树产业实现年总产值50亿元。

三、健全工作机制,制定优惠政策,落实樟树工程技术创新与促进樟树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六)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切实加强对樟树工程技术创新与樟树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与工作协调机制。省厅成立樟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科技、造林、林政、野保、森工、推广、森防等部门以及省林科院、江西农大林学院等有关科研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樟树产业发展规划及重大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厅科技处,具体负责良种繁育、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产品研发、技术推广以及政策落实等日常工作。

加快组建全省樟树产业协会。以协会为纽带,加强樟树科研、推广机构与樟树基础建设和加工企业的联系对接,加强产业互动与信息交流,强化行业自律和市场应对,推动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七)高起点编制、高标准实施樟树产业规划。抓紧研究制定全省樟树产业的发展方向、总体布局、目标任务、重点区域、科技支撑和保障措施,科学指导全省樟树产业发展。制定年度计划,实行目标考核,强化检查验收,确保各项年度任务的全面完成。

(八)加快良种壮苗与示范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林木种苗和科技项目支持,加强樟树良种壮苗培育基础建设。省厅从特色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专项资金中,对樟树种苗基地建设予以扶持。从2009年起,将樟树示范基地建设列入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长防林、珠防林、外资造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范围,支持林业项目贴息贷款、林业担保、森林保险等政策性资金用于樟树产业发展。抓紧制定樟树基地示范县扶持办法,明确基地县建设标准。

(九)积极创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组织力量尽快开展可行性研究,加强沟通与汇报,积极申报创建樟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的基础上,省厅对樟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十)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单位、企业自主向国家或省申报樟树产品研发等科技项目并得到立项支持的,省厅给予适当配套。获得国家专利、林木新品种等知识产权和国家或省级优秀新产品的,省厅予以奖励。以企业为主承担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制(修)定的,省厅予以适当补助。

(十一)强化技术、人才、信息等各项服务。面向基层林业技术骨干、林农和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抓紧建立樟树产业良种、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要做好樟树资源培育基地建设的林地流转服务工作,及时换发林权证,保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阅读 898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