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qrc
 

关于“能力”的若干思考

媒体:原创  作者:云山油茶
专业号:云山油茶 2024/7/29 10:21:57

关于“能力”的若干思考

(2024年7月27日)

引言:到2049年建国100周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将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或更远一点的将来,祖国需要一代代德才兼备的国家治理人才去接力奋斗,我们的下一代和下一代的下一代都准备好了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又怎么培养自己的能力?本文试从这些方面谈点自己的肤浅看法。欢迎朋友讨论赐教,也可转发。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如果说“治理体系”是侧重于体制机制和法规制度,那么,“治理能力”则是对在治理体系下的执行力、协调力、掌控力和创造力等方面能力提出的要求。治理能力说到底它是要靠具体的人去体现和实现的。这里应包括各级领导干部,这是最关键、最主要的群体,还应包括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干部,以及各类专家、学者、教授等技术咨询和决策智囊系统的人员,等等。只有人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能够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国家治理才能高效运行、行稳致远。对一个具体的个人来说,能力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它应该体现在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总结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文字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善抓落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方面。下面就以上几种能力展开谈点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是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能力首先是要解决想学和会学的问题,想学是一种态度和主动性表现,要好求人教而不是好为人师,要学而不厌而不是浅尝辄止。现在有一种社会习气,喜欢读书看报的人不多,自以为是的人不少;自我反省的人不多,评头论足的人不少,做“事前诸葛亮”的不多,做“事过马后炮”的人不少。可谓是:忽悠吹牛不怕大,嘴尖皮厚腹中空。如果是抱着这种态度和表现自然是不会学也学不会任何东西。向谁学?一是向书本学,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还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很多知识和信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读书学习带来的一种能力。二是向古人学,学习古人处世之智、行事之风、为人之道。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之瑰宝,学而不尽,探无穷境,受益无穷。三是向有经验、有知识、有能力、有品位的人学,“三人之行则必有我师”,人各有长,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三是在实践中学,实践过程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成功的经验积累下来,就是未来前进的灯塔,失败的教训也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训也是最好的老师。学什么?学党的理论,党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来源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和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是提高能力的必然要求。学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局势,做不忘初心、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的明白人。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特别是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把相关专业知识学好用好,用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办事能力,做一个胜任职能的行家里手。“腹有诗书气自华”,博学多才、经伦腹满,人生奋斗才有智慧和力量。

第二是观察能力。观察就是对事物和问题的发现和判断,观察能力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有观察力的人往往能做到明察秋毫、知微见著,在处事上会先人一步、胜人一筹。而没有观察能力的人则不然,问题摆在面前,但他却熟视无睹,或视而不见,对问题缺乏敏感性。比如,当前全国多省正在防汛抗洪,大批干部都在防讯一线值守,昼夜巡堤查险,在堤坝的背水面出现的一个小小的渗漏点都可能是重大隐患,在高水位长时间浸泡之下,坝体松软,渗漏点随时有可能发展成为泡泉、管涌,最后会酿成重大水患灾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有的人在渗漏点前来来往往,就是发现不了,这不只是一个经验问题、责任心问题,也是能力问题。还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很多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其中就有:要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我们在学习贯彻《决定》的时候,就要有政治敏感性,从中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就要主动对照要求找差距,看看自己是不是、有没有,若是有就立改立行,切不可以过目即逝、无动于衷。古人对观察能力很是看重,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吕氏春秋》中有“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这两则古训不仅说明观察的重要性,而且道出了观察之方法,我们应该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作为领导干部,其观察力更应高人一筹,用人不能失察,看事不能走偏,对身边的人和事要观察敏锐、判断准确,不误大局。观察力的培养、铸就靠的还是主动学习,靠的是实践锻炼,靠的是习惯养成,一句话靠的是主观努力,因为在外因和内因的关系中,内因总是起决定作用的。

第三是思考能力。思考问题是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的延伸,思考的过程也是分析判断的过程,就是对问题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背景、原因、可能的后果、应对措施的分析和研判。我这里说的思考能力主要是指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这一点对每个人而言都很重要,而这一点恰恰是在许多人那里所缺乏、值得大力提倡的。现在社会上经常不时流出不少“小道消息”、网络消息,甚至是假新闻,面对这种信息纷繁、真伪难辨的信息乱象,有的人就不加思考,通俗地说就是“不动脑筋”,一听就信,一信就传,云云亦云,以讹传讹,这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是十分有害的。对于各级干部而言,思考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不能盲目跟风,避免误走错路,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独立思考,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比如,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怎么看,社会上、网络上就有很多讨论和议论,众说纷纭,散发着一种悲观情调,我的基本看法是:困难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如此,世界更糟,相信寒冬总会过去,暖春总会到来;宏观政策和微观主体相互作用,共同发力,中国经济向好的局面正在形成,前景一定是美好的;相信国家,做好自己,这是我们思考问题的立足之点。思考能力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反过来说,一个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也不可能有开创性的工作业绩。应该看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创新、变革和充满竞争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思考能力可以决定和引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尤其是年轻人。让我们一起努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注意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造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用独立思考的能力去规划自己的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四是总结能力。总结是遍布于各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常见的一种工作模式,有周总结、月总结、季总结、半年总结、年终总结,有学习总结、考察总结、调研总结、扶贫总结、巡视总结、防汛总结、抗旱总结,等等等等。总结有书面总结也有口头总结,不管是单位总结还是个人总结,也不管是书面总结还是口头总结,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任何一项总结都是人的总结能力的具体体现。这里主要是谈个人自我总结能力。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总结什么?当然是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这就是辩证法所讲的“一分为二”看问题,成功的经验会引导自己少走弯路,更好地前进;失败的教训会让自己聪明起来,不再重犯过去的错误。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自省吾身,常思己过,善修其身。”这就是古人总结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认识和境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二是怎么总结?首先端正态度很重要,写单位的总结报告当然要以肯定成绩为主,成绩要讲够,问题要点到,因为劲可鼓而不可泄。但个人总结则不同,它不一定是书面材料,是给别人看的,而是自我内心的一种反省。因此,总结不仅要客观更要真诚、真实,特别是对自己的不足、过失、错误及其发生的原因,要看得准、理得清、想得透。总结自己还应做到经常、及时和善于总结。“吾日三省吾身”,“常思己过”,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经常检讨自己的过错,并加以改正,以达“修身”之“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人格和修养是在不断总结中得以完善的,缺点和不足是在不断总结中得以纠正的,水平和能力也是在不断总结中得以提升的。如果你真是达到了自我总结、自我完善的境界,你的人生道路一定会少走弯路,避免挫折。

第五是沟通能力。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商讨,通过交流和商讨以求达到某种意愿和结果,沟通的主要工具是语言,是面对面的方式,另外还有文字信函和电话方式,但无论何种方式,都是人的思想和意愿的表达。现实生活中,沟通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单位与单位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等等都有一个相互沟通的问题,通过沟通达到彼此之间的理解、谅解、和解。很多情况下,会不会沟通是决定事成与否的关键。因此,沟通能力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要达到沟通顺利、过程顺畅、结果顺意,除了具备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外,还得事先了解对方的性格、需求、背景等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商场与合作方进行沟通,以求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你就得先做好有关的准备,预设好进退关系的处理方案;在情场与对象谈恋爱也是这样,见面沟通时说什么、怎么说也要有个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沟通能力不仅体现在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方式上,而且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同样一个道理,不会沟通的人就难以让对方接受,结果事与愿违,会沟通的人就会让对方心服口服,结果会如愿以偿。这是为什么?这里不只是沟通的方式方法问题,还有你沟通时的语气、表情、态度、情感表现等都是重要的“助力”。很多人在与对方沟通时不注意这一点,一开始就表情严肃,先声夺人,语气生硬,态度强硬,若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沟通,即使你说得有道理,恐怕对方也难以接受。这是在提高沟通能力上应该注意克服的可能存在的“短板”、“弱项”。

第六是协调能力。我们所处的世界、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关系构成的关系复合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工作和活动无一不是在面对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进行时”中。协调就是处理这些关系常见的和重要的方法手段,它包括调解、调和、调停等等。大到国家关系的协调,小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都体现了一种协调能力的存在和必要。协调的目的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协调达到理顺关系、化解矛盾、平衡利益、形成共识、促成合作。最近,巴勒斯坦各派别齐聚北京,在中国政府的协调下达成了历史性的和解,签发了《北京宣言》,还有俄乌冲突中的一方乌克兰外长也来华访问,中国政府本着劝和止战、政治解决危机的原则,在俄乌之间进行斡旋。这些都是国家层面的协调,反映的是我们国家的外交协调力、国际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对各地区、各单位领导而言,如何化解各类纠纷、矛盾,维持社会大局稳定?如何组织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这对各级领导的协调能力就是一个重大考验。和沟通能力一样,协调能力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协调的主体主要是领导,而不是普通的民众,协调的关系不是一组,可能是多重。相对于沟通而言,情况更复杂些,难度也更大一些,因此,对协调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功的协调需要沟通得体、安排得当、技巧得法,还需要智慧。沟通能力从哪里来?一句话还是从学习和实践中来,向有经验的领导和先辈们学其要领取其经验;找成功的案例分析成功之因获取成功之法;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探索总结和积累自已的“原创”。

第七是文字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对每个人的能力要求来说不一定是“必备项”,选人用人也不应是“必选项”,也就是说,不能认为不会写文章写讲稿的人就不是人才,就不是好领导、好干部,当然能写会写肯定是更好。这方面我想说的是:文字组织能力所表现的应该是有自己思想、观点、有血有肉的内容,应该是一个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理据充分、篇幅精干的文字材料,而不是东拉西扯、东拼西凑的“裁缝匠”,更不能是抄袭他人的东西用来哗众取宠。现在社会上对“专家”、“教授”有不少议论和调侃,这里我们不应否定他们中的主流是好的,是值得尊重和信赖的,但是徒有虚名、不学无术的人也确实存在,课堂讲稿、演讲报告、学术论文甚至连座谈发言稿都是拼凑的“组装货”,甚至是“剽窃货”,这就令人不齿。口头表达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重要,因为它是交流、交际、沟通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对领导干部而言更重要,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产生感染力、说服力、号召力。对口头表达能力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不是简单的“能说会道”,更不是长篇大论、高谈阔论、夸夸其谈。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表现自己有水平、有能力,在台上短话长说,漫无边际,津津乐道,自我感觉良好,殊不知,台下听众却不知所云,难得要领,听之索味。而台上的领导全然不顾台下的感受,还批评责怪台下打瞌睡、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我们所需要的口头表达能力应该是:长话短说,意赅言简,观点清楚,思路清晰,让人听得懂、记得住、喜欢听,回去便于传达和贯彻落实。建议对领导干部大会讲话能不能实行“520”模式,就是无讲稿,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这样做也许有利于改进会风。要形成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并非一日之功,也无捷径可走,要从小开始,采用正确的方法、沿着正确的方向常学、常看、常思、常练,就像歌舞名家一样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只要不懈努力就会有收获。

第八是善抓落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抓落实这里说两层意思: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和要求,这是对每一个地方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善抓落实的一个基本要求,善抓落实就要正确领会和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部署要求的精神实质,还要准确的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的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并高效组织实施。而决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套走过场,那是典型的本本主义和形式主义。二是善抓本地区本单位提出的改革发展思路的落实,对一个地区和单位主要领导而言,提出思路和落实思路两者是缺一不可的能力要求,只提出思路不善抓落实,再好的思路也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同样只会埋头苦干抓落实,但不会提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好思路,抓工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乡镇以下的地方基层是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基层领导和干部抓落实的责任和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在“落地见效”上检验干部善抓落实的真功夫。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只是对地方和部门领导而言,它应该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包括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和职工、科研院校领导和教职工等等,各人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解决的方法也有不同,但是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言,有几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对问题的性质、成因的分析把握有没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有没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对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有没有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具体体现。培养善抓落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关键的是责任心、使命感,有了它你就会努力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干就是实践,能力就会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提高和充实。

以上说了八种能力,可能是说者容易做者难。其实只要是用心做、坚持做就不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难就难在能不能做到用心和坚持。要想做到在“八种能力”上都有收获,就应从小做起,坚持“勤学苦练”。“勤学”是成才之道,“苦练”是成就之因。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们应该从中外名言警句中得到启迪,把“勤”字贯彻到人生的始终,做到生命不息、勤奋不止,做到勤学习、勤观察、勤思考、勤总结、勤实践,远离麻将桌,远离电子游戏,远离手机聊天,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勤学苦练上。人不要怕吃苦,中国的成语就有“先苦后甜”之说,《警世通言》上说:“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这既是一种激励也是对进取精神的一种肯定。世界上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两种,就是身体和本事,本事就包括你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了健康的身体和过硬的本事,你就是走遍天下都不愁无事可做、无饭可食、无人不尊。到2049建国100周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过程中或更远一点的将来,祖国需要一代代大批德才兼备的国家治理人才,我们的下一代和下一代的下一代,你们都准备好了吗?这是一个很严肃很现实的话题,是一个必须用能力、用行动来回答的话题,我真诚希望并相信他们给出的答案一定是合格的和圆满的。到2049年,我已是91岁的老人了,但愿苍天保佑、生命能及,就为到那时能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壮举!

阅读 92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