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qrc
 
首页 > 省林学会 > 科学普及 >

冰面消融导致北极汞污染加剧 汞减排需要更多关注

媒体: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王婷婷
专业号:柘珉1 2014/1/23 8:56:42

[导读] 2013年5月,有学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研究发现一种隔离生存的北极狐种群仅仅以海洋动物为食,而现在似乎受到汞中毒迫害。

       原标题: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  汞减排需要 你的更多关注

       2013年5月,有学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研究发现一种隔离生存的北极狐种群仅仅以海洋动物为食,而现在似乎受到汞中毒迫害。

       文·本报记者 王婷婷

       新闻缘起

       冰面消融导致北极汞污染加剧

       1月15日,《自然》杂志刊登文章指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领导的“溴、臭氧、汞实验”(BROMEX)研究团队2012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发现海面冰层破裂,海水暴露在空气中,并检测得知海水中的汞元素含量也有所增加。

       研究发现,北极冰面开裂,海水和空气接触后产生的巨大温差导致汞元素在水面集中,可能污染整个北极食物链。科研人员表示,冰层破裂以后会形成冰上通道,使海水暴露在空气中。对严寒的北极空气来说,温暖的海水就像沸水一样“滚烫”。二者温差过大,海水蒸发,飘上大约400米的高空,就会把空气中的汞元素带回水面,造成污染。

       NASA表示,北极大气中几乎全部来自热带地区,森林大火、煤炭燃烧和金矿开采产生的汞元素都以气体状态来到北极。过去十年来,北极冰面更薄、更脆弱,冰上通道越来越多,海水和空气的接触也随之增加,汞污染的局面正在加剧。

       科研人员表示,至今已有94个国家签署了旨在防治汞污染的《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公约中也专门提到北极的汞污染问题。

       聚焦北极·汞

       北极的汞从何而来?

       “北极几乎没有汞排放,却正深受汞污染,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北极的海洋食物网,因纽特人不得不为避开可怕的汞而改变千百年来的饮食习惯。每年大约有各100吨汞分别通过大气、海洋环流到北极,北冰洋海水每年约积聚25吨汞……”

       这是2013年一位参与了北极考察的上海中学生的笔记,在一次关于北极地区汞污染的研讨会上,她记下了上面的文字。

       汞俗称水银,熔点零下38.9℃,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了解汞利用汞了,我们的祖先从朱砂中提取汞,用做药物、染料等,汞还能够从金沙中溶解出黄金,因此汞是古代炼金术士研究的最重要的元素。有人形容,虽没有黄金的辉煌,没有白银的高贵,但汞的身影闪烁着阴冷的寒光,带着诡秘的杀气,穿越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各阶段。

       与人类活动紧密联系的汞为什么会出现在人迹罕至的北极?这还要从汞的特性讲起。

       长期关注汞污染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研究员陈扬解释,由于汞的熔点低,常温呈液态,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它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达几个月甚至一年,汞蒸气可随空气流在全球范围内长距离迁移。汞也是重金属中唯一能够以气态形式作长距离传输的全球污染物。因此,远离污染源的生态系统也会受到汞污染的威胁。这些气态的汞最终随着雨雪等发生沉降,并在当地甲基化、进入生物圈、沿食物链富集。这也意味着,即使是汞排放量极少的国家和地区,也可能遭受汞污染的危害。

       陈扬说,全球大洋有稳定的洋流系统,大气又有稳定的环流系统,在上述两个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人类排放的汞被扩散到全世界各地,从高山到地下水,到处都有汞的存在,当然也包括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后一篇净土的极地地区。

       谁在承受“汞污染之痛”?

       2013年5月,有学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研究发现一种隔离生存的北极狐种群仅仅以海洋动物为食,而现在似乎受到汞中毒迫害。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活在俄罗斯白令海峡科曼多尔群岛的一个北极狐亚种数量开始减少,从以往的1000多只变到如今的不到100只。研究者们希望发现狐狸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在排出了寄生虫病害原因后,科学家发现,真正导致北极狐生存危机的原因有可能是来自它们食物中的汞。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资料显示,由于汞的长距离传播,在远离所有大型汞排放源、位于北极附近的地区,海鱼中均被检出有极高含量的汞,严重威胁着以海鱼为主要食物的生物,包括生活在那里的人类在内。

       专家解释,汞降落在海洋,会被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分解,而小鱼以浮游生物为食,大鱼以小鱼为食,这样通过食物链的层层传导,到了海洋大型哺乳动物和大型鱼类这一层,汞的富集程度已非常高。人一旦食用这些鱼类,最终可能导致中毒现象,产生不可逆的永久损害,并且这种损害已经在北极生活的一些物种上“应验”。

       我们在行动

       《水俣公约》全球禁汞的破冰之举

       2013年10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办的“汞条约外交会议”在日本熊本市表决通过了旨在控制和减少全球汞排放的《水俣公约》。包括中国在内的8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同签署了该公约,呼吁全球开始行动起来,携手减控汞污染。

       上世纪50年代,日本化工厂将大量含汞废水排入水俣湾,导致当地数千乃至上万居民因为甲基汞污染环境而大脑受损。这一事件耗费了数十年时间才最终解决。为了警醒世人,汞中毒导致的疾病就命名为“水俣病”,而此次联合国限制汞排放的协定也被称为《水俣公约》。

       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份限制汞排放的公约中规定: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进出口的含汞类产品有:电池,植入性医疗器械所使用的钮扣电池除外;开关和继电器;某些类型的荧光灯;肥皂和化妆品。2020年前应逐步淘汰某些非电子医疗设备,如温度计、血压计。与会代表还同意逐步减少汞合金牙齿填充物的使用。

       关于工业排放,公约认为,小型金矿和燃煤电站是汞污染的最大来源。各国应制定国家战略,减少小型金矿的汞使用量,并在条约生效后三年内,减少甚至禁止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汞。公约还要求,控制各种大型燃煤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的汞排放,并加强对垃圾焚烧处理、水泥加工设施的管控。

       另外,公约还针对高危人群的保护作出具体规定,如加强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诊断与治疗与汞危害相关的疾病。

       有国内学者表示,《水俣公约》签订后,将会给那些用汞化合物作催化剂的化工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带来一些影响,从积极的方面看,他们将加速科研进展,尽早地获得汞化合物的替代品,从而使产业更新,也会推动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进展。

       减少汞污染,你能做什么?

       体温计、血压表、电池、荧光灯甚至化妆品……我们许多离不开的生活用品中都含有汞,而这些物品如果使用不当或者随意丢弃,都会造成汞污染。

       陈扬表示,对于含汞的日常用品,都有一个安全使用和回收的问题,对于公众来说,应该做到购买合格产品,并按照说明安全使用,废旧含汞物品应按照当地的环保规定进行处理。

       他指出,目前由于技术局限,我们尚未对含汞电池和荧光灯管等进行经济有效的回收,这就造成一些回收单位虽然回收了废旧电池,但只是简单堆积,并没有加以利用,这就有可能造成更大程度的污染。

       按照目前管理现状,废旧电池和废旧荧光灯管可以随生活垃圾丢弃,但陈扬表示,这也只是由于技术局限造成的权宜之计,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引导并集中力量进行科研攻关,建立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回收和处理系统,建立相应的技术经济政策和保障措施,使“放错地方的资源”尽快发挥作用。

阅读 20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