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qrc
 

云山油茶公司“企业观天下”系列之二十二:纵论世界六大政治板块及我国战略选择

媒体:原创  作者:云山油茶
专业号:云山油茶 2021/10/20 8:08:52

纵论世界六大政治板块及我国战略选择

(2007年5月)

如果用政治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把世界六大洲作为六大政治板块,据此分析各政治板块内部的基本格局,以及各政治板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中确立我国在各政治板块中的地位和纵横捭阖的战略、策略,进行这种尝试性研究也许是有意义的。

(一)六大政治板块内部基本格局

经济和政治是紧密联系的,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政治总是由大国、强国来主导的,因此,我们分析各大政治板块内部基本格局,主要是分析一些主要国家在本洲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及其变化状态和趋势。

亚洲(亚细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面积(包括所属岛屿)44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9.4%,人口36.34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79%。亚洲共有50个政治单位,其中独立国家49个。在经济上,日本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韩国、新加坡是新型的工业化国家。除此以外都是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和正在崛起中的发展中大国。地处西亚的石油生产和输出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但经济结构单一。从总体上看,除非洲、南美洲以外,亚洲经济实力处于中间位置,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亚洲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具增长潜力和活力的洲。其中,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最引人瞩目。作为区域性经济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经济在亚洲经济格局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日本经济虽然受本国资源匮乏的制约,但由于其跨国投资和高科技优势,其强劲的势头和强势地位不会改变。韩国、新加坡若能继续保持健康较快发展,有望率先跨入发达国家行列。在未来的亚洲经济发展格局中,将成为以中国、本、印度三个经济大国主导的态势。政治上,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亚洲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融入国际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虽然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还不及日本,但中国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的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又弥补了经济实力上的相对不足。日本是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日本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在谋求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政治和军事地位,其主要策略是:紧紧依附于美国,借助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来提高自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实现自已的政治大国之梦,企图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便在国际事务中嬴得更多的发言权和控制权;以参与联合国国际维和行动为突破口,打破作为二战战败国不能向海外派兵的禁区,在军事上极力谋求由有限防御到扩张攻击的转变,为实现政治大国服务。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在迅速崛起之中,政治上也极力谋求大国地位,主要是改变过去不结盟的保守思想,积极开展大国外交,特别是有亲美外交的明显倾向,积极创造条件企图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上占有一席之地,军事上已是事实上的核武国家,近十多年来,不断充斥巨资发展海空力量和战略导弹力量,日益彰显其成为亚洲军事强国的战略意图。此外,在西北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目前还没有而且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产生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家。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亚洲将会是一个由中国、日本、印度形成的三足鼎立、三雄逐鹿的政治格局。

非洲(阿非利加洲),是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洲,面积3029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人口约7.66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82%,仅次于亚洲和欧洲,居世界第三位,已有独立国家52个。经济上,由于历史上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洲。非洲各国走向独立后,由于发达国家出于长期控制非洲经济命脉的战略考虑,使非洲难以摆脱对外经济依赖,经济结构畸形单一,生产力分布和发展差异很大,资金、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环境气候条件恶劣,对外债务负担沉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非常脆弱,是南北差距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政治上,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非洲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处于明显弱势,加上非洲居民的种族、民族、部族构成非常复杂,族群之间的矛盾争斗不断,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冲突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非洲的团结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影响了非洲在国际上的形象。值得重视的是,20世纪60年代成立的非洲统一组织不断发展成熟,该组织在加强非洲团结,支持非洲未独立的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捍卫民族独立,反对一切外来干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争取经济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其区域性作用已逐步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目前,非洲尚未形成在该洲占绝对主导的国家。南非虽然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也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但还不具有绝对主导的作用。埃及虽然是历史文明古国,又是非洲相对比较富裕的国家,但因埃及地跨亚、非两洲,人口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政治角力主要在亚洲的中东地区。一个较为松散的非洲,也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和希望的非洲,未来谁主沉浮,政治模板如何架构,趋势如何走向,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观察。

北美洲(北亚美利加洲),面积242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洲,人口约4.78亿,占世界人口的8%,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16世纪中叶开始,北美洲先后成为西班牙、法国、英国、荷兰、芬兰、瑞典等欧洲国家的殖民地。经济上由于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统治和人口的大量移入,客观上促进了本洲的早期开发和发展,1776年和1867年,美国和加拿大先后摆脱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和自治,并实行一系列的领土扩张,奠定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美国和加拿大均为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头号经济强国,其工业产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40%左右,长期实际控制着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经济支柱。由美国和加拿大推动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包括贸易、投资、金融和劳动力流动的一体化共同市场,它把北美地区的经济合作提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除了美国、加拿大以外,墨西哥等其它国家和地区均为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美国不仅在北美洲而且在世界上占有无与伦比的超级大国地位,在多边国际组织、整个西方世界、北约军事同盟组织中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北美洲的另一个重要国家加拿大与美国有着密切的战略同盟关系,历届政府都把对美关系摆在对外关系政策的首位。毫无疑问,北美洲是美国绝对主宰的地区,其它国家都无法与之匹敌。

南美洲(南亚美利加洲),是世界第四大洲,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2%,人口约3.40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7%,南美洲除法属圭亚那和英国与阿根廷争议地马尔维纳斯群岛外,共有12个独立国家。经济上,南美洲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其经济有两大特点:一是土地广阔,水热条件优裕,全洲人均可耕地面积和草牧面积高于亚、非、欧及世界平均数,农业发展潜力很大;二是制造业发展很快,年均增长率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数。但经济实力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美国、加拿大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极力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区向南美洲发展,形成覆盖整个美洲的自由贸易区,但进展并不顺利。政治上,南美洲各国虽邻近美国,并同属资本主义国家,但都注重自身的独立性,都主张和平共处,主权国家一律平等,反对外来干涉,对美国既保持着经贸关系,又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心存不满,甚至有些国家如委内瑞拉等国还公然与美国叫板,批评美国的对外政策,并与北美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南美洲各国发展水平、政治主张较为相近,因此,南美洲国家之间都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关系。目前尚未有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独占鳌头、独领风骚的主导型国家。

欧洲(欧罗巴洲)总面积10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人口7.789亿,占世界人口的12.19%,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上,欧洲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洲,生产总值在世界各洲占居首位,目前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其中位于北欧、西欧和中欧的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欧洲联盟,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和世界最大的贸易集团,目前欧洲联盟正由过去经济一体化向政治、军事一体化迈进,为欧洲的强盛又在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政治上,由于欧洲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自工业革命以来,奠定了其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和影响力,使它在国际政治格局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与美国同属资本主义阵营和发达国家,欧洲与美国一起保持着特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英国和法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开始走向衰落,战后的德国开始崛起,逐步成为欧洲有影响的大国,并伺机为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努力。法国仍然保持着其在欧洲大国的影响力。欧洲已日益显现出法、德、英三国共同主导的局面。2006年、2007年,随着德、法、英三国主要领导人先后发生重大变更,充满活力的新生代开始上台执掌国家政权,为世界瞩目,人们普遍认为,这一重大的人事更迭,会给法、德、英三国和整个欧洲带来新的希望。

大洋洲,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洲,面积包括1万多个岛屿共约897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人口约100万,占世界人口的0.5%,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3个独立国家。经济上,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它均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治上,澳大利亚、新西兰是该洲经济、政治、军事大国,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同时,两国与美英两国保持着全方位的合作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英国女王仍是两国的国家元首。实际上,以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主导的大洋洲,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及主要国家的发展水平都属于欧美政治板块。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俄罗斯,这是一个富有特殊性和传奇色彩的国家。俄罗斯是前苏联版图、经济基础、军事力量的主要继承者,版图横跨欧亚两洲,面积1707.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历史上曾强盛一时,成为唯一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经济一度急剧滑落,后又得到恢复和发展。由于俄罗斯有广阔的领土、丰富的资源、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因此,俄罗斯仍是世界经济中不容忽视的和具有举足轻重的国家。政治上,俄罗斯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和具有自身特点的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又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军事强国之一,外交上奉行提高大国地位,维护国家利益,注重在东西方进行平衡外交,在加强与西方大国关系的同时,又注意增强亚太外交。不管是亚洲政治板块,还是在欧洲政治板块,俄罗斯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极。

(二)、六大政治板块之间的相互联系。冷战结束后,世界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尖锐对立已相对弱化,经济利益已在国家关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全球面临的恐怖威胁、环境恶化、核扩散等共同挑战,使大国之间在相互竞争甚至对抗中又需要合作,但是由于传统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原有的国家关系格局并没有也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各大政治板块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各大政治板块中的大国关系,大国关系在各大政治板块中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

北美洲与欧洲的关系。除北美洲的古巴以外,两洲各国均属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属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的关系悠久、广泛而深厚,进入20世纪后,由于共同的战略利益,关系又得到巩固和发展。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标志着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抗结束,但欧美之间的同盟关系并未因此减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反而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在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等军事行动中,以及在朝核问题、伊核问题上,都显示出欧美关系仍然十分强劲,其中英国一直是美国的铁杆盟友,在国际许多重大事务中始终保持着密切磋商与配合。但是,进入新世纪,欧美关系也发生了两个明显变化,值得关注。一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野心和气势日益彰显,欧洲一些盟国特别是法国、德国对此多有非议和不满,隐现出一种离心倾向。二是欧洲各国希望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欧洲,最终实现欧洲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说明欧美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有矛盾和分歧,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欧美传统盟友关系的格局不会改变。

北美洲与亚洲的关系。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关系体。把握好这个关系体,不妨从美国的战略意图和美国与亚洲主要国家、重点地区的关系中,去观察其基本的脉络。亚洲及亚太地区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为实现其称霸全球,建立由美国主宰的单极世界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强对亚洲及亚太地区的控制。海湾战争后,美国开始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把重点向亚洲及亚太地区转移,就表明了美国为实施其战略意图又有了新动向。在这一大的战略目标之下,美国根据亚洲的不同区域、不同国家,分别采取拉拢、打压、遏制等手段,对亚洲施加影响,加强控制力。一是同日本建立日益紧密的军事同盟关系,实际上是把日本作为其控制亚洲的前哨站,作为其推行全球战略的一个棋子,其中最直接、最现实的意图是通过日本来遏制中国和朝鲜。而日本由于侵华战争的阴影难以弥合与中国的心理隔阂,对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始终存有戒心,加上日本不能正确对待自已对亚洲国家的侵略历史,政治上在亚洲较为孤立,为了加强自已在亚洲的影响力,实现世界政治、军事强国的梦想,从而选择了追随美国,企图借助美国的力量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准确地说,美、日之间是一个互有所求、互相利用的盟友关系。韩国也是亚洲一个重要国家,美、韩之间也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关系和紧密的军事合作关系,但与日本不同的是:韩国与亚洲许多重要国家保持着友好关系,与日本之间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悬而未决的岛屿权属纷争,常有龃龉,在对待朝鲜问题上也常有温和的一面,对美国并不是言听计从。二是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这是一个既充满着对抗和较量,又需要磋商和合作的特殊关系。一方面,美国始终把中国作为自已在亚洲及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竞争对手,作为其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特别是苏联解体后,美国并未完全抛弃冷战思维,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显得更加紧迫和明显。这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两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还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高,使美国深感不安。因此打压、遏制中国是美国不可动摇的国家战略,不管中美关系如何改善,如何走向缓和,这一国家战略都是不会改变的。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已成为割不断的和不可舍弃的重要双边关系,特别是中国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使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同时,在反恐、防核扩散、解决朝核问题以及其他许多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美国需要中国的支持和合作。在处理中美关系上,中国总是以大局为重,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既坚持原则性又注意灵活性,既与之斗争又与之合作,使中美关系始终保持着在曲折中发展的主方向。三是美国和印度的关系。美印关系的变化都与双方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有关联。近年来,美印关系日见升温,主要原因是:在美国方面,企图通过改善与印度的关系来遏制中国,形成在战略上对中国的合围之势。印度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又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发展中国家,也是正在崛起中的亚洲经济和军事大国,又地处南亚次大陆,扼守于印度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与印度改善关系意义十分重大。在印度方面,历史上印度曾与中国发生过军事冲突,与印度因克什米尔问题长期冲突不断的邻国巴基斯坦又与中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印度对中国的崛起始终心存戒意,并把中国作为自已在亚洲的竞争对手。同时,印度也一直在谋求亚洲强国和世界大国地位,需要美国的支持,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印度同美国走到了一起。但是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历届政府都强调不结盟为其外交政策的基础,印度这一外交的原则性和独立性,使印度不会甘愿接受美国的摆布而损害自已的国家利益,因此未来的印美关系不可能发展成为象日美那样的同盟关系。四是美国与西亚主要国家的关系。西亚是指亚洲西部的17个国家的地区(包括中东大部分地区),该地区连三洲、濒五海,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石油储量居世界首位,石油开采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冷战时期是美苏两霸角逐的主要战场,冷战结束后,美国联合其欧洲盟国先后发动阿富汗战争,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两次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后又把目标指伊朗,在西亚极力铲除“异己”,扶持亲美政权,长期支持袒护以色列,这些充分表明美国要牢牢控制西亚的战略意图。但美国在西亚的霸权并不顺利,武力颠覆得手、但人心归顺很难,现在的西亚已成为反美组织和恐怖活动十分猖獗的地区,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陷入了留不下、撤不走、拖不起的泥潭,伊朗、叙利亚与美国长期对抗,特别是伊朗与美国的关系因伊核问题僵持不下,又到了剑拔弩张的临战边线缘,使美国在整个西亚陷人了进退维谷的困难境地。五是美国与东南亚主要国家的关系。东南亚连接亚洲和大洋洲,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上个世纪60、70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长达8年的战争,意在以越南为基地,遏制中国,控制东南亚,但以失败告终,美国在菲律宾等国建立了多个军事基地,又在西太平洋美属关岛建立了太平洋军事基地。但总体上看,上个世纪90年代后,美国对亚洲的注意力主要是东亚和西亚。进入新世纪,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进一步加强等因素,美国又开始给东南亚以更多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在全球军事调整中,重点加强西太平洋的军事实力,对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战略通道马六甲海峡,参与其防务(实际意图是控制)的意愿明显而迫切。东南亚一些主要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国都与美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其基本的关系架构未来不会有多大改变。

北美洲和非洲的关系。非洲虽然是世界第三大洲,战略地位也很重要,但总体上看,美国对非洲的关注相对不多,主要原因是:美国的精力难以顾及;非洲绝大多数国家都很贫穷,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美国也不想过多地投入其中;到目前为止,非洲还没有一个能主导非洲又与美国“较劲”的国家;在传统的安全观里,非洲也不是超级大国博弈的主要区域。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对非洲的放弃,对美国而言,北非的埃及拥有苏伊士运河,扼守着印度洋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在阿拉伯国家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部的南非是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桥头堡,这个国家不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又是非洲的强国,特别是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最富裕的国家,因此美国在非洲的重点是保持与南非的传统友谊,同时,加大对埃及的经济援助,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据此控制非洲的战略要地。中国与非洲国家有着传统的友谊,近年来,由于中国与非盟成员国关系加强,对非洲的援助和投资加大,引起了美国的不安,布什总统一改过去美国对非洲不冷不热的态度,而突访非洲,并承诺免除非洲国家的债务,这一非常举动显示出其特定的背景和意图。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关系。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连,与美国最邻近。远亲不如近邻,按理美国与南美洲各国的关系应该是最为密切友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南美各国都把美国作为重要双边关系之一,与美国一直保持着正常的经贸关系,但同时,又都主张国家主权一律平等,主张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外来干涉,反对武力干涉别国内政,反对霸权主义,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表示不满,象委内瑞拉、厄瓜多尔、智利、阿根廷还主张建立小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抗衡,特别是委内瑞拉经常公开抨击美国的对外政策。对美国来说,它需要控制南美洲,但南美国家又不是那样容易驯服和任人宰割的羔羊。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南美各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如委内瑞拉是拉美地区第一大石油生产国,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哥伦比亚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居拉美首位,为世界第五大煤炭出口国,智利已查明的铜储藏量和铜出口均世界第一位,也是拉美第一大林产品出口国,阿根廷是世界粮食和肉类的主要出口国,巴西已探明铁矿沙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铀矿、铅矾土、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等等。在经济全球化、投资贸易多元化的条件下,南美各国有合作选择的巨大空间,美国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另外,美国在南美的贸易政策、战略意图以及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行径不符合南美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宗旨和主张,因此,美国在南美洲并没有达到其理想的目标。

北美洲与大洋洲的关系主要是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关系,这里不作赘述。值得特别提到的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这是世界上两个大国之间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在前苏联时代,敌视和对抗是美苏关系的主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继承国,虽然两国走出了冷战的阴影;关系出现重大转折,走向缓和,但在普京时代特别是后期,两国又因北约东扩,美国在东欧部署洲际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势力对前苏联加盟国的渗透,美国极力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等问题上,不断发生严重分歧,普京总统多次在公开场合指责美国企图建立由美国主宰的单极世界的全球战略,尤其是北约东扩和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被认为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了现实威胁,俄罗斯为此不断作出强烈反应,包括成功发射被称为可以穿透任何反弹系统的洲际导弹,使两国关系出现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对抗。未来美俄关系如何发展,可以断言,只要美国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不改变,美俄关系的发展道路就决不可能平坦。

欧洲和亚洲的关系。欧洲和亚洲的关系与美国的态度和全球战略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在北约东扩、遏制俄罗斯、朝核问题、中东问题(西亚问题)、与日本的关系等,在这些方面都与美国持相同的立场。但在有些问题上,欧洲又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表现不同的灵活性,比如,在与中国的关系上,既不希望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强大,从而改变世界力量平衡,但又看重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许多欧洲国家保持着与中国的高层往来和密切的经贸关系,支持中国的和平统一,在解除对华武器禁售问题上持积极态度,与美国相左。特别是法国是欧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发达国家,与中国还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在对待美国打击伊拉克、处理伊核问题上,欧洲一些国家与美国也不完全一致,这与欧洲谋求建立统一的、独立的和强大的欧洲、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不满,以及维护欧洲在中东的战略利益有关。欧洲与亚洲之间还有很大的灵活的发展空间。

欧洲与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关系。南美洲、非洲、大洋洲都是欧洲一些国家的殖民地。特别是南美洲经受了欧洲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大量的外来移民形成的混血种族,使南美洲成为世界上种族成份最复杂的洲。与南美洲不同的是,非洲沦为欧洲殖民地后,数以千万计的大量人口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奠定了南美洲与非洲同属欧洲的殖民地但发展水平上明显差距。至今欧洲与南美洲、非洲仍然存在着许多历史的渊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美洲和非洲的国家纷纷走向民族独立,在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既接受了欧洲发达国家的资金支持,又难以避免地成为欧洲发达国家原料的来源地和商品的输出地。特别是南美洲国家除了美国投资外,主要是欧洲发达国家还有日本的投资,欧洲也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另外,大洋洲历史上也是欧洲国家主要是英国的殖民地,特别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同属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又因受美国、英国的影响,欧洲和大洋洲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三)、中国在世界各政治板块中的战略与策略

中国在世界各政治板块中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和策略,主要取决于其长远战略目标和任务。中共十六大提出,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通过努力,到2020年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过渡的阶段性目标,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没有设定具体时间表,但在具体实现方式上可以有多种选择,这就是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武力,也就是还有选择使用武力的可能,何时何种情况下使用武力,主要取决于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即台湾当局宣布台湾独立,外部势力对台干涉,台湾岛内发生重大事变,这是是否使用武力的最后底线。关于第三大任务,后来又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实际上也是对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历史任务的新概括。这三大历史任务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承的有机整体,也是本世纪中国努力达到的战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和任务,不可能脱离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而应该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纵横椑阖,趋利避害,确定自己的战略和策略。

首先,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化,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发展我国经济,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影响越来越大,这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舞台。中国应积极加强与这些组织的关系与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拥有11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其主要成员国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中国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关系,重点是处理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在中美经贸关系上,美国总是充满着矛盾:一方面十分看重和需要中国这个充满活力的巨大市场,不希望在中国这块蛋糕上失去美国应有的份额;另一方面又害怕中国经济发展,担心中国经济强大会危及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正是这一矛盾决定着中美经贸关系并不平坦,既有交流与合作,又有磨擦与斗争。在这种情势下,中国应以对话、交流合作为首选之策,坚持有进有退,有攻有守,保持、促进和发展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因为美国毕竟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与美国加强经贸关系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融入经济全球化都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加强与欧盟的经贸关系,欧盟现已包含了欧洲所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重要一极。中国与欧盟的关系经过了30年风风雨雨的考验,关系逐步成熟和发展,由最初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的伙伴关系”上升到“全面伙伴关系”,到现在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但是,中欧经贸关系,既受到外界因素主要是美国的影响,又受到欧盟内部一体化程度的影响,使中欧经贸关系充满着复杂性。处理好与欧盟的关系,除了保持高层往来,加强经贸战略对话,寻找与欧盟在多边领域的共同点之外,还要多加强与欧盟的文化交流,扩大民间往来,既要突出欧盟一些重要成员国,又要与其他所有成员国保持良好关系,才能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在全面稳固的基础上。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东盟各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已成为周边大国包括遥远的美国“争相合作的伙伴”。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中国有独特的地缘优势,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东盟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2002年至2004年,双边贸易额以年均38%以上的速度增长。2002年,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议计划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它的建成,将创造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1.2万亿美元贸易总和的经济区,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加强与非洲组织的关系。中非经贸关系有很强的互补性,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对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的出口产品价廉物美,比较适合非洲的消费水平。近年来,中国对非洲贸易额大幅增长,结构也不断优化,但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对非洲市场的争夺也日益显现,中非贸易关系也面临着外来因素的挑战,需要冷静地加以应对。o加强与阿盟的经贸关系。阿盟各成员国处于西亚或中东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2004年,中阿之间正式建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机制,但总体上看,由于中东地区极不稳定,大国争夺激烈等因素,使中阿经贸关系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扩展,加强与俄罗斯、日本以及南美洲各国的经贸关系。俄罗斯和日本都是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也都是中国的重要邻国,发展与俄罗斯、日本的经贸关系,不仅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南美洲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意义重大。上述国家和地区都是中国在全球经贸战略合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须继续加强,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当然,中国要融入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发展我国经济,措施和策略不仅仅是上述这些,还有很多方面,比如,积极参加国际多边经济组织和对话、优化对外经贸结构,由过去吸引外资向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并举转变,放开和鼓励中国企业、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更多地走向世界,等等。以贸易、投资的多元化、全球化去适应全球经济的挑战。

第二,消除障碍,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台湾与祖国的完全统一,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富强的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完成台湾与祖国的完全统一,主要有两大障碍:一是来自台湾岛内以执政的民进党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二是来自西方极少数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干涉。如何消除台独分裂势力对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破坏性影响?首先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通过进一步促进两岸“三通”和文化交流扩大两岸人员往来,增加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1979年,两岸“三通”在大陆方面首倡和推动下,有了很大进展和突破,但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和限制,两岸“三通”仍处于间接、单向、局部的状态,特别是民进党上台执政以来,大力推行“去中国化”,企图割断台湾人民与大陆的历史文化渊源,使两岸“三通”和文化交流阻力重重由于长期隔绝和台独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台湾许多新生代对两岸同宗同文的历史关系一无所知或不甚了解,甚至出现有台湾的年轻人第一次来大陆,惊奇地说出“怎么中国也有说闽南话的?”,“中国人很和气,很文明,并不是我们听到的和想像的那样。”只有通过两岸“三通”,尽快实现两岸直接、双向、全面“三通”,才能使更多的台湾民众自由地往返祖国大陆,了解祖国大陆,从两岸“三通”中得到实惠,达到对祖国统一的高度认同。特别是促进台湾当局尽快开放两岸双向旅游,进一步开放两岸大学双向招生,加强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增强台湾的青年一代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其次,孤立、分化、瓦解台独分裂势力。保持与台湾国民党、亲民党、新民党等所有主张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和赞同“九二共识”的政党、社团和有识之士的接触、交流和对话,共谋中华民族复兴大计,形成岛内外反台独、促统一的广泛阵线;压缩民进党的国际生存空间,尤其是对与台湾的所谓“邦交国”做好说服、化解工作,主动改善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使其回到国际法公认的准则上来,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根据台独分裂势力在台湾的基本分布,重点加强台南的工作,台湾南部是本土居民居多,这些本土居民主要是对大陆缺乏了解,受民进党的影响较深,只要这些居民认清了民进党的真实面目,体会到大陆同胞的友好和诚意,就会消除误解。去年以来,大陆方面放开对台湾地区水果进入大陆,并给予了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对于台南种植水果的果农来说是一个福音,深受农会和果农的欢迎,o尽管受到民进党阻挠,但最终无法改变这一关系台湾果农福祉的善意之举成为现实;民进党的泛绿阵营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也有浅绿、中绿和深绿之分,应积极争取浅绿、中绿中的大多数,促其认清大局,回归正道,归依祖国。应该坚信,以民进党为首的台独势力最终会被台湾人民所唾弃,最终会分崩离析,土崩瓦解。美国在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上一直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台独分裂势力如此猖狂也是因为美国的原因所致。面对中国的日益强大和在国际上的重要影响,美国在对台问题上也改变了策略,在两岸之间搞“平衡”法,提出“美国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这实际上是对中国内政的一种粗暴干涉。美国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希望台湾不统不独,实际上就谋求台湾的实际独立,使之成为遏制中国大陆的一张王牌,这一根本的立场是不会改变的。中国要消除这一障碍,一方面要增强自身的实力和综合国力,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的主导权,增强更大的影响力,同时,团结国际社会的大多数,对美国构成反遏制。另一方面,与美国加强经贸往来,保持政治交流对话,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既坚持原则性,又体现灵活性,既坚持不妥协的斗争,又保持必要的合作。但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在祖国统一这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决不让步,决不能给美国以任何幻想。要使美国认识到美国不能没有中国,世界不能没有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必须作出明智的选择。除上述以外,中国大陆在对台政策上,也要有更多的灵活和务实,只要在坚持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什么问题都好谈,同时,也要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以有效应对台湾可能出现的重大事变。不管是何种因素、何种方式,祖国统一大业都不可能无限期拖延下去。

第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构建和谐世界作出东方大国应有的贡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冲突,战争、动乱连绵不断,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不断增加,南北差距、贫富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恐怖主义以及全球气候环境问题,等等,都是破坏和影响世界和谐的重要因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又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历史进程。中国是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积极参与和实现这一共同的历史任务,当属责无旁贷。首先,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区都不谋求任何霸权,但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无视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坚决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用武力相威胁,坚决反对无视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惯例的各种行径。其次,在全球政治板块中,坚持争取、分化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团结、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构建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处理好中欧关系,欧洲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也是战略伙伴,但欧美之间也有许多分歧。应该看到,中欧之间的共同点多于中美之间的共同点,美欧之间的共同点多于中欧之间的共同点,基于这样的基本事实,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欧合作的潜力,多在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解决国际冲突与争端的方式和手段等重大问题上,寻找中欧与美国相对立的战略共同点,加强与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经贸、文化和人员交流,保持高层往来,增强政治互信。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机制作用,加强与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国家的全方位合作,逐步将成员国扩大到印度、巴基斯坦、伊朗、蒙古等国,并使“上海合作组织”更加务实高效,充满活力,成为国与国之间合作的成功典范。中国与南美各国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政治主张,同属于发展中国家,要以经贸为先导,以文化交流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南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与非洲国家有着传统的友谊,在事关中国国家利益的许多重大问题上,非洲国家给予了一贯和坚定的支持,中国任何时候都应重视非洲。鉴于非洲相对贫困落后的现状,中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经济、卫生、教育、救灾等领域多给非洲国家以援助和支持,鼓励中国企业去非洲投资,创办公益事业,以促进非洲的发展和稳定。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相邻相近,又称南洋,是世界上华人最集中的地区,要消除近年来该地区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崛起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忧虑,着力在政治上增强互信,经济上加强合作共赢,特别是通过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把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和水平。最后,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世界上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要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构建和谐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解决地区冲突,化解地区危机方面,在促进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方面,在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推进世界多极化方面,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际正义方面,在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方面,更多有效地体现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国际政治呈现出板块格局的明显特征,各政治板块的构成又与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各政治板块还呈现出由大国、强国所主导并决定着其所处的政治板块的基本趋势的重要特征;各政治板块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分化、重组和联合,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动因的。中国要在世界各政治板块中,纵横椑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与时俱进,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就要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构建和谐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更多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人类的和平、繁荣和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 143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