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qrc
 
首页 > 工作研究 > 心得体会 >

江西省新光山水开发有限公司全力打造林业科技园

媒体:原创  作者:熊柏霖 2016/8/4 12:44:29

江西省新光山水开发有限公司全力打造林业科技园

熊柏霖

江西省新光山水开发有限公司地处秀水青山的庐山西海畔. 座落于武宁县城郊宋溪镇码头,公司距武宁县城七公里,距九江一百三十公里,距南昌一百二十公里,大广高速公路与永武高速在公司大门前交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公司隶属于江西新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9月。当年,在庐山西海中段武宁县境内购买了七十年使用权的山水三万余亩进行综合开发。先后投资12000余万元,初步建成了集林果、药材种植,水产养殖,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综合农林业开发项目。该项目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随后又被国家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开发“四荒”示范户》;2010年获“全国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 和全国“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荣誉证书、奖牌。

公司注重科技创新, 建立了拥有6名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的技术研发队伍,与江西省林科院、湖南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和新技术研发,拥有生产示范基地14个,种苗繁育基地5个。 “优良鲜食枣‘早脆王’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得到省级“星火计划”的立项支持,中药材枳売基地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支持。多年来,公司推广种植水果50多个品种计40余万株,面积共10000余亩,主要种植品种有:早脆王鲜食大枣2000亩,东魁杨梅1200亩,布朗李面积1800亩,大五星枇杷1000亩,桃梨桔橙柚等4000亩;药材种植面积2500亩,其中枳壳1800亩。杨梅、枇杷等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

公司积极开展健康养殖技术的应用示范,建立水产养殖示范基地5个面积20000余亩,2011年被农业部认定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草鱼和鳙鱼等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出产的淡水鲜活鱼质优味美,远销广东、福建、上海等地。

基地生态旅游业也有长足发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被江西省旅游局评定为“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 2011年10月,通过国家农业部检查验收, 获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2011年公司评为全国农技推广县科技示范户,2012年荣获江西省农业产品化省级龙头企业和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暨省级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基地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农业产品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十佳农庄等荣誉称号。2013年-2015年被评为江西省森林食品基地和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其产品“亘成” 商标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2012年经公司申报获准为在各级农林科技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林业科技园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工作,认真组织实施,获得一定成效。   

一、建设成效
    通过园区建设,促进了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初见成效。基地重点培育了无公害水果种植、中草药材种植、无公害水产养殖、生态旅游产业四大主导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基地现有农林产品生产企业5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60多个,年农产品销售收入一个多亿元。外向型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农产品农药残留达标率100%,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90%,空气质量山区农村始终保持为一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江西省无公害生产基地”;“杨梅”和“枇杷”也被农业部评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目前正在申报绿色食品;二是以标准化为基础的生态农业监督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建立了抽检和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完善了重大动植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三是以城乡协调发展为格局的农村生态体系初步显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公司积极探索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在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业, 建设和完善了星级宾馆、餐厅、会议室等3000多平方米,并以新光山庄为主题建成了百花园、百树园、百果园、仙人石、旅游码头、水上游乐和五个千亩林果生态游园等观光景点。成功举办了首届杨梅节,一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上万人。全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创收1500余万元。为了更好发挥新光果业产业化无公害化建设典范的辐射示范作用,通过广泛专业技术合作,带动农户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公司总经理叶志新等发起,成立了武宁新光无公害果业专业技术协会,并领办了武宁山水渔业专业合作社和武宁西海渔业专业合作社,现有会员共450人,协会建立了党支部,建设种植基地13个,总面积35000余亩,种植果药26大类120个品种,年产量19000吨,产值2.8亿元;建设水产基地10个,面积63000余亩,年产量15000吨,年产值2.9亿元。

几年来,采取“公司 协会 基地 农户”合作联结带动模式,为农户和渔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培植科技示范户326多户,组建17人技术团队,带动农民科技致富。受益人口25万。建立科技示范户400多户,在经济和技术上,公司带动周边农民31010户,安排1350人就业。核心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28310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收入8509元的63.7%(其中:公司领办了西海渔业专业合作社和山水渔业专业合作社,直接带动渔民280户、间接带动渔民1500户。安排560人就业,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8520元)。覆盖全县21个乡镇。

2015年园区实现生产总值2.61亿余元,比2014年增2700万元,增长11.5%,实现利润1205.1万元,上缴税金8.67万元,税后净利1107.03万元,比2014年增长24.5%,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主要做法
   1、调整农业技术结构,加快生态产业发展。
    一是着力培育无公害绿色水果种植、中草药材种植、无公害水产养殖、生态旅游产业四大绿色农业主导产业。其中与省林科院合作开展的“江枳壳优良品种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全面落实国家项目资金的扶助。从而建立了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充分发挥绿色环境这一比较优势,实施农业招商引资。三是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完善了抽检和自检相结合的检测网络。园区通过试验已成功地推广了樱桃大棚栽培技术、杨梅生长调节剂树冠喷施技术、胡柚高位整技嫁接技术、枇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枳売生物防治红蜘蛛技术和草莓立体大棚种植,并向全县各乡镇的果农传授,实地演绎,获得较好效果。公司引进新品种6个,推广应用新品种2个,引进新技术6个,推广应用新技术3个;2015年在引进美国布朗李、红阳猕猴桃、马家红心柚、加洲早甜桃、黄金梨、美人指葡萄、乌皮樱桃等名优果品基础上, 又从宜春市蓝玉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蓝梅新品种,并种植成功。目前,全基地拥有30个优良系列127个新果品,为进一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态技术环境

一是认真实施生态工程。认真组织山地整理工作,完成土地整理面积362.5公顷,占基地山地面积666.6公顷的54.4%,在2014年基础建设上作了进一步完善,建成了地成块、渠相连、路相通、树成行的现代生态农业产区;二是园区注重科技创新, 建立了拥有6名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的技术研发队伍,与江西省林科院、湖南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和新技术研发,重点抓了以下创新技术的应用。

(1)、优良果树引种驯化技术。

加快品牌的开发,通过引种、观察、驯化,积极引进开发各类优良水果品种新优苗木200余种,包括美国布朗李、大五星枇杷、东魁大杨梅、大果乌梅、美国加州早甜桃、甜油桃、翠冠梨、黄金梨、中华猕猴桃等名特优品种,增加园区优良果树品种,丰富园区植物多样性。

(2)、全程容器育苗技术。

全程容器育苗技术集成了低耗材育苗容器应用技术、穴盘播种技术、全光喷雾容器扦插育苗技术、基质配方技术、全程配方配肥技术,通过全程容器育苗技术的运用,提高水果、花卉等产品的繁殖质量和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3)、大苗盆景化造型技术。

针对绿化高端市场对精品苗木的需求,依据不同品种苗木的分枝规律,结合一定的艺术造型,利用本地扬派盆景传统技术的优势,实现大苗的盆景化生产。

(4)、无公害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实行无公害果品的生产,从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的观点出发,对果树的病虫害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地使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协调好各种防治措施,把病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使果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量,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内。

(5)、水果生态生产技术。

摒弃化学农药化肥等可能污染作物的农资产品,应用生物农药、无公害肥料,实行友好型生产,加强生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节约成本,减轻环境负担。

(6)、盆栽驯化技术。

针对市场对室内观叶植物求新、求变的需求,从本地大田培育的苗木中,筛选株形丰满、枝叶繁茂或开花艳丽、花期较长的观赏苗木,如进行室内盆栽驯化,使之适应于室内栽培环境。

(7)、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从国内外引进适合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繁的名贵花卉及优质水果,并筛选出优良单株,采用先进的组织培养新技术进行工厂化育苗。生产低成本优质试管种苗,向示范区及全国各地推广种植,加快我县花卉产业化步伐。

(8)、立体生态循环农业技术

运用生态平衡理论,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借助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科学的培育方法,在粗放型的自然条件下,让生物顺应自然生长规律,在有机合成营养素的帮助,减少无机合成素的有害影响,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实现农产品单一消费需求向多元化消费需求的转变。

(9)、有机食品生产技术

随着国际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食品质量(尤其是农药残留量)要求的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将遭遇严重的挑战。因此开发生态型有机食品,与国际贸易接轨已势在必行。农业科技园将与大学合作研究攻关,成立合作研究机构,设立生态种类和有关作物研究项目,在园区开发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共同打造“无公害”品牌,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模式,尽快打入国际市场。

(10)平衡施肥技术 

根据不同苗木的需肥特点,通过土壤养分状况和供肥性能分析,结合栽培环境条件,提出合理的肥料种类、使用数量和使用方法,达到节约用肥、改善土壤、提高产量的目的。本项目将在建立包括天气、土壤肥力、种植模式与产量指标的基础上,根据示范区土壤基本性质、供养特点、土壤对化肥的环境承载能力及作物需肥规律,建立施肥档案,指导施肥用量和配比。

拥有生产示范基地14个,种苗繁育基地5个。 “优良鲜食枣‘早脆王’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得到省级“星火计划”的立项支持,中药材枳売基地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支持。多年来,公司推广种植水果50多个品种计40余万株,面积共10000余亩,主要种植品种有:早脆王鲜食大枣2000亩,东魁杨梅1200亩,布朗李面积1800亩,大五星枇杷1000亩,桃梨桔橙柚等4000亩;药材种植面积2500亩,其中枳壳1800亩。杨梅、枇杷等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

园区积极开展健康养殖技术的应用示范,建立水产养殖示范基地5个面积20000余亩,2011年被农业部认定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草鱼和鳙鱼等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出产的淡水鲜活鱼质优味美,远销广东、福建、上海等地。

一是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初见成效。构建了三个循环经济技术模式。(1)、种养结合的循环模式,通过园林与沼气池实现果木种植与畜禽养殖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种养并举、产气与积肥同步、能源与物流良性循环;(2)、水陆结合的互补模式,通过水产养殖和林果种植,推行“生态养殖 特色种植” 互补增效 ,实现资源再利用和环境零污染;(3)、上下结合的立体模式,充分利用空间气光、水光资源,立体发展种养业,实现最上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基地重点培育了无公害水果种植、中草药材种植、无公害水产养殖、生态旅游产业四大主导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基地现有农产品生产企业5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60多个,年农产品销售收入一个多亿元。外向型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农产品农药残留达标率100%,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90%,空气质量山区农村始终保持为一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江西省无公害生产基地”;“杨梅”和“枇杷”也被农业部评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二是以标准化为基础的生态农业监督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建立了抽检和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完善了重大动植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三是以城乡协调发展为格局的农村生态体系初步显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公司积极探索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在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业。

在生态建设上,还实施推广了太阳能光伏诱虫和生物防治果药病虫害和无公害栽培技术,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94.5%。农药用量从每公顷2.82千克下降到1.96千克,下降29.3%;实施环境污染整治生态工程。推广水能、太阳能、沼气能等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保护了山林资源;全面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全面开展封山育林,建设生态公益林,封山育林67公顷,绿化造林33公顷,退耕还林20公顷,四旁植树20万余株,植被覆盖率达83%;六是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公顷,其中治理宋溪镇金鸡山小流域61.5平方公里,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90%。2015年,园区再次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项目,由县水利局正着手组织实施。同时,千亩杨梅生态基地又列为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第二批财政补助项目,建成了1000吨杨梅储藏保鲜库,修建了水泥路8公里、林间操作道20公里、喷灌管道9000余米、旅游码头一座、交易场5000㎡和多处亭阁,为园区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后劲。
   3、拓展生态服务功能,发展生态旅游事业。
   园区把强化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培育第三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增加收入列为生态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的生态农业建设为开发休闲观光型农业提供了无污染的安全保障和优美的环境条件。我们利用丰富的果林资源和生物资源,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形成了以游园摘果为主题知名旅游品牌,水果、茶叶、笋干、山核桃等农产品也变成了抢手的旅游产品。2015年,举办了首届“新光杨梅节”等生态旅游盛会。接待旅游客30余万人次,直接增收5000余万元,并带动周边以渔家大院为主题的休闲业发展,促进农民直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第三产业。基地以服务果农为宗旨,积极开拓市场。派出农产品经纪人和市场销售能手,在省内外常年设置销售网点,与客户商定价格,保质保量统一收购或送货上门,扩大销售渠道,提高了经济效益。

 

阅读 1120

专业会员

生成个人网站后就会在此处显示您的图片和信息……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