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qrc
 
首页 > 工作研究 > 心得体会 >

老林见闻录(52)

媒体:原创  作者:老黑
专业号:老黑 2017/6/17 16:28:45

老林见闻录(52

我不知道,我骨子里为什么会喜欢山水,是不是与生俱来,不好论证,反正自记事起,我就喜欢在山坡上,沟沿边儿,沟底溪水的草丛中,最不济也在起伏的丘陵原野里,寻找并享受着心中追寻的乐趣。

当父亲让我为家中的烧柴分忧时,我就带上我们当地人几乎家家都有的叫做“摤铲”(这可是我们哪儿独有的,是有一个铁铲头和一根长长的木把组成,有的铁铲头在铲子裤上还有一个铁钩儿,以便把悬崖边上刨掉的荆棘薪柴给钩上来。)的工具,一边儿一边儿完成着拾柴的任务,最后再用棘编成捆柴的绳,将拾来的柴捆作两捆,用摤铲担上回家。

当父母不分配课余任务时,我也有自己的专享娱乐,最喜欢的就是,在竹蓝提手上邦上一根长绳,到沟底膝盖以下深度的溪水里捉小虾。风轻轻的,水凉凉的,柔软的草茎,轻轻的抚摸着我的脚底板儿和小腿,那可是一种专属的享受,任何一个按摩师都不会给你那样的感觉。拉着蓝子在水里跑上十几米,提起来让水漏掉,就可以看见小鱼小虾在蓝底蹦跳,当时我们小伙伴都不吃小鱼,小虾拣完后,蓝子翻过来将小鱼倒进小溪,然后再拉着蓝子跑,便跑便毫无顾及的喊叫,趟起来的水花在脸上流,溅湿的衣服粘贴在身上,虽然不是很爽,也无所谓。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津津有味儿。

后来年龄大一些,知道为父母分担生活的负担后,就放羊,多数是只放一只,因为是业余,多了管不过来。一有空就带上它,山坡上沟谷里走,它吃嫩草,我观风景。那羊跟你时间长了就有感情,一声口哨就知道要让它做什么,或慢走或快跑或吃草,全听你的号令,很少用绳子拴它。那种情况下,我觉得特有主人的驾驭感。一年一只羊可卖四五十元,买成煤加上拾的柴,就够全家做饭烧一年的。

参加工作后,本性几乎没改,还是喜欢到草木多的地方去修养自己。这几年生活条件好了,经常见人去湿地,去森林游,觉得我这样的性格不算是孤僻,好象这种行为就是人的本能,应该是人与草木生来就有的亲缘关系。

现在生活中的时尚名词是“生态”,生态理想的地方,环境就理想,从人们休闲的趋向推测,理想的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都在人少或偏僻的地方。没有人居住的区域多数都成了森林公园,开发后需要收钱,才能饱眼福享清爽,所以有不少人都寻其次来满足生理需要。三门峡市陕州区的店子乡,就是一个次于林区的一个风景去处。

这是一个下乡都不愿去的地方,更别提在哪儿工作了。原因是太偏僻,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好多生活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当天去当天回,或在哪儿住个三五天还可以,那叫享受自然。长期生活估计好多人都认为不行,太冷清太单调。这不是“叶公好龙”,吃饱了穿合适了住舒服了,在这样的地方消遣绝对是一流的。但生活是全方位的,只满足人多种需求中的一种是不可以的,就如大城市雾霾严重到需要戴口罩的程度,人们亦然不愿离开一样。

我以前去过几次,目的很单一,虽都与草木和动物有关,风景却都是飞车观花,连下车伊始那种咿咿呀呀都很少有过,但却不能说没有分享自然山水给予的应有分享。如今悠闲了,或着说,没有特殊情况,自己可以承包一段自己的人生了,就买了一个老年代步,别人喜欢遛狗逗猫,我则应记着遛车。玩耍途中不紧不慢,偶遇衷意的,就停车近前细看,眼观景色心起波澜时,就自言自语的感叹一番,假如回到电脑前还意犹未尽的话,就把见闻用文字录下来,缀在拙照后面,没有别的意思,就是为了闲时无聊,自娱自乐。

最近一次去店子,感觉有别以往,一是我看到了山坡上的天然林是片状的,面积都不是很大,原因是坡度缓一点的,都被开垦成庄稼地了,老百姓要生活,要致富,政府要精准扶贫,靠山不吃山咋办?去城里务工可以脱贫,希望城里发达与繁华的吸引力,可以促成天然林面积的扩大。

我至所以认为所见是天然林,一是林内没有人为造林的痕迹,坡度大,石头多,物种自然配合适宜,特别是对光线和空间的利用,非人为所能达到。二是林内树种较杂,不是剌槐呀,油松啦,侧柏啦等,那些整齐划一的可成林树种,而是树种自己选择立足之地的栎类,黄栌材,漆树,椿,榆,楝,柏,君迁子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乔灌藤本类。

这些天然林,说准确点儿,应该叫天然次生林,且年代并不是很久远,因为林地上落叶腐质层很薄,对雨水的吸纳和缓释能力很有限,因为面积有限,遇上灾害性天气,能否保持自己的立足之地都值得惑疑。当然,它比人工林的生态效应还是要好很多,物种丰富平衡环境的能力相对就强,固定各种环境中负离子飘浮物的种类和能力就强,生命活动释放到各种环境中有益人类健康的物质和种类就多。虽然它和真正的天然林生态效应天差地别,但不可否认,我们面对它,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它应该是仅次于天然林的生态循环生力军。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所形成的排泄物,或承载生命肢体的分解物,是草木生命活动的必须品。草木的排泄物,或肢体分解后的能量,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依赖。这种关系,应该是自然的安排,没有谁可以改变。不管是谁的排泄物多了,都会给对方造成影响,甚至是致命的。生态建设是人类觉醒后对自己和后来人的一种负责,能不能真正做到,很难很难,因为,人,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等到落泪时,几乎都无可挽回了。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阅读 681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运营:江西林科网
京ICP备05067984号-13
基于E-file技术构建